书名或作者
正文关键词
声明: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.org,kanripo.org, db.itkc.or.kr 和 zh.wikisource.org
江南经略 卷八上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a 页 WYG0728-0396c.png
钦定四库全书
 江南经略卷八上
            明 郑若曾 撰
  杂著
   兵器总论
倭寇挥刀若神人望之辄惧而走以(若曾/)观之其所长
者刀法而已耳其鸟嘴铳之类犹之我兵也弓矢之习
犹之我兵也此外殊无足称矣惟倭性好杀无一家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b 页 WYG0728-0396d.png
人不蓄刀者童而习之壮而精之而我堂堂天朝一统
之盛礼陶乐化偃武已久民不知兵歘遇小丑遂若强
敌不知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古始以来各有专门秘法
散之四方若召募得人以一教十以十教百即刀法一
艺倭不足以当我况其他乎试举其略言之如使鎗之
家凡十有七曰杨家三十六路花鎗(其分出者曰大闪/干曰小闪干曰大)
(六合曰小六合曰穿心六合曰推红六合曰/埋伏六合曰边栏六合曰大封臂曰小封臂)曰马家鎗
(上十八盘中十/八盘下十八盘)曰金家鎗曰张飞神鎗曰五显神鎗(花/鎗)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a 页 WYG0728-0397a.png
(七十/二势)曰拐突鎗曰拐刃鎗曰锥鎗曰梭鎗曰槌鎗曰大
宁笔鎗曰拒马鎗曰捣马突鎗曰峨嵋鎗曰沙家十八
下倒手杆子曰紫金镖曰地舌鎗使刀之家凡十有五
曰偃月刀(三十六/刀法)曰双刀曰钩刀(阴手/阳手)曰手刀曰锯刀
曰掉刀曰太平刀曰定戎刀曰朝天刀曰开天刀曰开
阵刀曰划阵刀曰偏刀曰车刀曰匕首使剑之家凡六
曰马明王曰刘先主曰卞庄曰王聚曰马超曰边掣厚
脊短身使弓弩之家凡十有四曰边箭曰两广药箭曰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b 页 WYG0728-0397b.png
火箭曰神机箭曰杨家箭(上搭中/搭下搭)曰马家箭(分中磨旗/穿心推红)
(又有马/上末秋)曰袖箭曰袖弹曰手弩曰诸葛弩(机动而弦自/张一发四矢)
曰连环弩曰双弓床弩曰三弓床弩曰打牲弩使棍之
家凡三十有一曰左少林曰右少林曰大巡海夜叉曰小
巡海夜叉(少林夜叉有前中后三堂之殊前堂单手夜/叉也中堂阴手夜叉也类刀法后堂夹鎗带)
(棒/)曰大火林曰小火林曰通虚孙张家棍曰观音大闹南
海神棍曰稍子棍曰连环棍曰双头棍曰阴手短棍(十二/路)
曰雪棒搜山棍曰大八棒风磨曰小八棍风磨曰二郎棒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a 页 WYG0728-0397c.png
曰五郎棒曰十八下狼牙棒曰赵太祖腾蛇棒曰安猴孙家
棒曰大六棒紧缠身曰十八面埋伏紫薇山条子曰左手
条子曰右手条子曰边栏条子曰雪搽柳条子曰跨虎条
子曰滚手条子曰贺屠钩杆曰西山等家硬单头使杂器
之家凡十曰铁鞭曰夹棒曰单手燥铁链子曰蒺藜算头
曰金刚圈曰镘掌铁尺曰吕公拐子曰刚叉曰筅曰镋
使钯之家凡五曰雄牛出阵钯曰山门七埋伏钯曰番王
倒角钯曰直行虎钯曰稍栏跟进钯使马上器械之家凡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b 页 WYG0728-0397d.png
十有六曰鞭曰鍊曰矿曰槌曰流星曰锁虎口曰马叉
上带使流星鞭曰双舞剑曰双刀曰马叉曰天平铲曰
天方基曰鎗曰关刀曰斩马刀曰月鎗使拳格兵器之
家凡十有一曰赵家拳(赵太祖神拳三十六势芜湖下/西川拳二十四势秣陵关打韩)
(童掌拳/六路)曰南拳(似风似蔽似进/似退凡四路)曰北拳(供看拳/凡四路)曰西家
(六/路)曰温家钩挂拳(十二/路)曰孙家披挂拳(四/路)曰张飞神
(四/路)曰霸王拳(七/路)曰猴拳(三十/六路)曰童子拜观音神拳(五/十)
(三/参)曰九滚十八跌打䙤拿又有眠张短打破法九内红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a 页 WYG0728-0398a.png
八下等破法三十六拿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跌法七
十二解法一百三十教师相传各臻妙际为将者择兵
士资之所近心之所好而教之或专习一艺或兼习群
艺艺超于百人者推为百人之师超于千人者推为千
人之师超于万人者推为万人之师有不战战必胜矣
若以火器言之我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尽古今火攻之
具靡所不有藏之武库每岁神机营军演习奇名异状
人多不识其用不啻数百种而已也今人胥言佛郎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b 页 WYG0728-0398b.png
鸟嘴铳传自番舶(若曾/)闻之参将戚继光云昔署卫印
时尝发山东地窖佛郎机乃成祖所蓄年月铸文可稽
又于卫库中见鸟嘴铳皆倭变未作中国所故有者又
闻序班胡某云渠谙火攻法二三十种偶从南都神机
营铳手窃而得之所未得者尚以三百馀计也又闻正
统己巳寇骑薄都门京军随驾而出者过半司马于谦
以军器局神鎗试之火石所及人辄成粉一炮而敌死
数万血涌如川遂解围去可见兵器莫备于我朝私习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a 页 WYG0728-0398c.png
之禁莫严于我朝承平久而民不习兵亦莫如我朝也
如愚见治世右文乱世右武迩来岁受寇患讵可以平
世例论哉凡识火攻者宥其私习之禁募而用之仍严
焰硝下海之禁区区海寇触吾者碎犯吾者焦有不谈
笑而荡灭也哉虽然(若曾/)闻之兵法有三曰天战地战
人战兵器有五曰金木水火土五器之中各藏三战之
妙要之皆不过兵之形耳善战者形人而我无形明乎
此则兵不血刃而亿万人悉为我所降服不明乎此则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b 页 WYG0728-0398d.png
荷戈执戟之士弃仗而走反资敌矣是故兵器也者谓
其为战具则可恃之以胜敌则不可
   松江府海防同知郑元韶防春条议款似有可
   采附录于后
禦寇莫先于军火器械今查各哨战兵凡鎗刀筅竿
子弓箭牌镖等项俱已粗具人亦习知其法但弓手止
知射长箭而不知射边箭弩手则全无一人不知长箭
去迟而敌人易见故彼得以闪避且能拾取还射其利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a 页 WYG0728-0399a.png
在彼边箭去疾而敌人难窥非惟彼不能避抑且不能
回射况边箭所到倍于长箭百倍其利在我宜令弓手
各习长边二箭倘贼去我尚远则射边箭如贼已近则
射长箭斯两尽矣若弩则箭既可及远而封药于末
又可立刻杀人须力重而机巧者习之其矢之长短轻
重大小要与弩弦相比乃能命中而及远也又查得各
战船原领发碽等项皆生铁所铸遇放每致崩裂不惟
不能击贼而且误中船兵佛郎机皆锈损不堪厚薄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b 页 WYG0728-0399b.png
不一袖铳则又短小及无龙头打放如以各项渐次改
造飞砂铳鸟铳给发各船庶得实用
   火器论一
兵家器械甚多有宜于山战者有宜于陆战者有宜于
水战者如武经总要所载是也要之利于今日海战者
无几至于火器其名虽有二三百种而海船得用亦惟
喷筒火药桶二者盖喷筒所及有一百五十步之远横
占丈馀火药桶抛入贼舟贼一时不知取而视之内火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a 页 WYG0728-0399c.png
发矣未发之先水不及沃临发之际人不能救触之者
碎犯之者死故敌舟离远则用喷筒敌舟相逼则用火
药桶此二者皆海船利器今日禦寇之切要也
   火器论二
海中战法攻船为上若以我大船犁敌小船触之无不
坏者其次则恃火器火器之中亦惟火毬火药桶投入
贼舟即时焚毁而至妙也或问我以火攻敌使敌亦以
火攻我如之何曰以火攻敌全靠柁工得人持柁得法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b 页 WYG0728-0399d.png
我常夺据上风则敌之火攻将为风所驱而反攻之矣
大抵火攻之法须先自为水备假如一舟五十人但用
十人持火器其四十人俱执水斗水桶遇敌火攻群手
倾水灭之乌能焚我耶或又曰设使我用火攻而敌知
水备如之何曰敌若知备则虽不能焚敌敌亦必救火
而乱矣我乘其乱而击之岂有不胜者哉
   火器论三
短兵相接乃岛寇所长非中国之民所易敌也其所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a 页 WYG0728-0400a.png
者火器耳今鸟嘴铳反为彼之长技而我兵鸟铳手虽
多不能取胜何耶倭人忘命我兵望之辄惧而走或铅
子堕地或药线无法手掉目眩仰天空响议者谓宜禁
通番接济火药之人甚善甚善愚谓硫黄出产在彼何
禁之有所当禁者焰硝耳此吾中国之物若官司设法
不容入番则岛寇之火器为无用而我以火器攻之彼
之短兵乌能加于我耶
   处置焰硝议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b 页 WYG0728-0400b.png
接济焰硝沿海通弊所谓藉寇以兵兵家大蠹彼硝户
既嗜奸民之厚直而奸民又饵外裔之重利则硝出之
民法将焉禁必欲设法其禁私煎乎盖硝与盐同功异
用硝之在军需者为多民间所用几何若通行天下收
煎户籍之于官官开煎局委以良吏民间所需不过斤
以上而止耳价纳官卖积为军储则民无私煎典有明
禁不尤补于军政之实用乎当事者亟宜题请施行而
后可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a 页 WYG0728-0400c.png
   制火毬法附录
(若曾/)查制火毬一法旧制纸糊圆炮不过震响一声而
已何益于事合于糊成纸壳之时中含小铁刺菱二三
十枚地火鼠一二十枚然后入药于内𦂳糊其口每炮
一枚窍眼四处各穿药线使丢落城下不致灭火贼近
城或临敌燃炮而发炮声一响则其中所藏刺菱自然
布散火鼠飞烧贼身必将奔走而刺菱又伤其足我兵
乘而击之是亦一助也兹皆战守之要择而行之殆或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b 页 WYG0728-0400d.png
有济也
   海船论
或问海洋战艘何者为善曰各有所宜也曰有说乎曰
有北洋利用沙船南洋利用广福船曰何曰海中使船
不畏重而畏轻不畏深而畏浅苏州近洋多暗沙伏途
易于胶浅沙船底平而轻能调戗使斗风不畏滚涂浪
且北洋可抛铁猫故用沙船也广福船至此岂相宜哉
闽浙远洋寥邈空阔风涛常拍天广福苍山铁之类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a 页 WYG0728-0401a.png
而底尖可以破浪且南洋可下木碇故利用广福船也
沙船至此岂相宜哉曰然则吴淞白茆福山等港但设
沙船可矣奚而设福苍船也曰贼舟有大有小禦贼小
舟以吾沙船足矣若遇大舟而亦以沙船禦之其傍甚
卑易跃而登短兵相接胜负叵测夫岂可恃也福船凌
风驾涛顷刻千里势如山摧贼舟遇之大者即碎小者
即犁斗船力不斗人力可立而胜也且夺上风施火器贼舟
即焚故设之以备用西北则至于扬子江东南则至于大七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b 页 WYG0728-0401b.png
小七非为海滨港口之用而设也曰既云易于胶浅又
云西北至江东南至大七小七此路非里海沙船而行
者乎曰福船有三种上焉者谓之大福船(其高如城敌/难仰攻但非)
(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吃水一丈一二尺惟利大洋/若无风即不可使一入里海沿浅而行即无用矣)次者
谓之海沧(略小于福船吃水七八尺风/小可动但其功力非福船比)又次者谓之草
(乃福船/之小者)皆福船也东洋深浅非沙民不能知福船大
小非福人不能驾故以福人操舟而杂用沙民以为乡
导且学习之所谓设福船者如此非尽用大福船也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a 页 WYG0728-0401c.png
山铁不能犁沈贼舟但可以捞首级其傍多橹追贼里
海亦甚便易八桨船惟供哨探之用不能击贼也曰广
福一类也广船何以不设曰此在闽浙已不便矣况苏
松乎故旧尝议设而复中止曰何曰广船大于福船且
用铁栗木制造非若福船用松杉之柔脆也二船在海
若相冲击福船即粉倭人造船亦用松杉不敢与广福
相冲但广船难用其故有七盖广船非我军门所辖不
似福船之易制禦一也船若毁坏须用铁栗木修理难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b 页 WYG0728-0401d.png
乎其继二也造船大户倩人驾使任其敝而不惜三也
造费浩烦其敝甚易移文修造理势难行四也将欲重
价以雇之则此船在广鱼盐之利自多区区价微不乐
于雇五也欲许其带货则广货之来无资于海盖福建收港溪
水甚逆浙直道远风涛可畏不如一踰梅岭即浮长江
四通八达故虽带货亦非其所愿六也向来通倭多漳
泉无生理之人广船自以鱼盐取西南诸番之利不必
如福船之当啖以取中国之利七也知乎此则广福船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2a 页 WYG0728-0402a.png
之当用与不当用岂不相去径庭矣乎
   福船论
或问福船与沙船海战孰利曰福船者至利至利之器也何
也洋中使船惟畏浅而不畏深洋中击贼惟斗船力而
不斗人力倭舟矮小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所谓
至利者此也但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顺风顺潮而回
翔有所不便又其吃水一丈一二尺惟利空阔大洋在
里海则易胶浅亦不能逼岸而泊须假哨船接济故又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2b 页 WYG0728-0402b.png
有海沧船之设其犁贼舟与福船同而吃水仅七八尺
虽风小亦可动均之不能捞取首级捞取首级非草撇
船与苍山铁不可也此皆福船之别名而异用也功力
之大莫如福船矣其在今日则福船之于大洋亦为无
用盖福船之制高大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阔其首昂
而张其尾高耸设柁楼三重于上傍皆设板裼以茅竹
坚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为四层最下一层不可居惟实
土石以防轻飘之患第二层乃兵士寝息之所地板隐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3a 页 WYG0728-0402c.png
之须从上蹑梯而下第三层左右各设大门中置水匮
乃扬帆炊爨之处也其前后各设木碇系以综缆下碇
起碇皆于此用力最上一层如露台须从第三层穴梯
而上两傍板翼如栏人倚之以攻敌矢石火炮皆俯瞰
而发敌舟小者相遇即犁沈之而敌又难于仰攻此其
制诚尽善而尽美矣旧规每岁脩葺给银三四十两捕
盗领之迩因海患稍宁有司仅肯半给而捕盗反侵尅
之惟涂饰以油灰而已器皿损缺莫之补葺火器之类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3b 页 WYG0728-0402d.png
给发年久渐不可用且其数有限不足以支旦暮及迎
官杂放之用稽查官至则那贷支吾或无火药于内兵
数常缺三分之一挽雇泊处居民书其年猊俾之影射
故其舟出洋即沈况望有敌忾之绩乎此其咎不独在
于捕盗上司所宜严究其弊而急反之毋徒吝费焉可
也虽然抑有说焉(若曾/)尝闻宪副张公云福船必多人而
后可以驾使盖其在洋常防风潮危急也人数若寡则
扬帆弛帆起碇下碇或遇舵坏呼吸之间欲易他舵虽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4a 页 WYG0728-0403a.png
尽在舟之人且不足用其谁与敌为角乎向来官府但
知省费而欲沙汰不知置其舟于无用是不如不设之
为愈也此其可慨一也每一造福船其费甚大暴露于
风雨震击于怒涛其坏又甚易向来海氛暂熄官府
以其虚设而不葺然又不敢不为先事之防一舟坏则
复造一舟为费反多其坏也复坐视焉是不如不造之
为愈也此其可慨二也欲用福船须雇福人驾使其人
多与倭通遇贼辄纵而不击大洋运柁毫釐千里以风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4b 页 WYG0728-0403b.png
不便为辞乃其故态也议者谓当参以我兵学习使船
之法十馀年来未见有能学者官府不究而犹雇福人
甘受其误是不如不雇之为愈也此其可慨三也张公
名情常任福清兵备亲历之言敢述以为当道告云
   沙船论一
水战非乡兵所宜乃沙民之长技也盖沙民生长海滨
习知水性出入风浪履险若夷直𨽻太仓崇明嘉定皆
有之但此船惟便于北洋而不便于南洋亦仅可以恊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5a 页 WYG0728-0403c.png
守各港出哨小洋而不可以出大洋其说愚已详载于
海防论中矣然沙船虽能接战而上无壅蔽火器矢石
何以禦之不如鹰船两头俱尖不辨首尾进退如飞其
傍皆茅竹板密钉如福船傍板之状竹间设窗可以出
铳箭窗之内船之外可以隐人荡桨必先用此冲敌入
贼队中贼技不能却而后沙船随后而进短兵相接战
无不胜鹰船沙船乃相须之器也
   沙船论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5b 页 WYG0728-0403d.png
或问捕盗者沙船也为盗者亦沙船也海寇生发之时
少平靖之时多沙船可无设欤曰不然海中诸沙地广
而粮轻太仓嘉定崇明常熟诸大家别业在焉居民室
庐在焉其所以往来出入者沙船也何可废耶曰使其
为盗也奈何曰鱼盐芦苇乃天生自然之利也利之所
在民必趋之方其贩载之时未有为盗者也空船回洋
始行劫耳若因其劫并其采捕之业而禁之有是理哉
曰然则何策以防闲之曰其策有二辨船只禁双桅是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6a 页 WYG0728-0404a.png
也何也昔人尝立查船之法每沙船大书于其尾云某
县某沙某人船雕刻而粉涂之令人易于辨认其法美
矣为盗者以一芦席遮掩被劫之人仍不能认何如其
巧耶如愚见莫若以天云雷雨日月斗星之类每五舟
共占一类每一类分为五色如画红云者自舟首至舟
尾悉为红云青黄黑白亦然如是则盗虽欲遮掩岂能
尽掩也哉旧制双桅船私自下海者禁世平法弛双桅
习以为常甚则有五桅者官军不能制近日当道尝申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6b 页 WYG0728-0404b.png
明之然沙船入港头桅多寄海口盘诘者无可指擿何
如其巧耶如愚见莫若酌为定制巡船宜快多用桅橹
沙民止许户船一只每船止许带副帆副桅以防损坏
而桅眼不许有二则巡船常速民船常迟此查船之良
法也
   沙船论三
国朝江海战船原有成式今以沙船代巡船何欤曰有
说焉国初州县卫所各设巡捕官一员如太仓州州巡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7a 页 WYG0728-0404c.png
捕官率领民壮卫巡捕官率领官军出海崇明县县巡
捕官率领民壮卫巡捕官率领官军出海各有哨船各
备器械皆官造而给之者也今之巡捕官额设如故而
巡船与器械皆无矣每年出海非雇赁船只与自备器
械奚以哉且如崇明千户所每一巡盐用船五只每日
出赁价一钱每日即费银五钱矣其俸能几何而可以
胜此赔貱乎故巡捕官常不肯出海出海惟有耆民沙
船而官府巡捕船反无之上司比较宁受其责也举崇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7b 页 WYG0728-0404d.png
明一邑而太仓镇江可例推矣虽然不出海之弊犹小
也海中惯为窝主大家惧巡捕官出海往往私献贿赂
谓之年例巡捕官受之盐船结帮而无所忌盗舟充斥
而莫之戢酿成大患不数年即有海盗生发之患如秦
璠王艮之类是也为今之计莫若议定官银若干造船
制器径与巡捕官领之分其信地严其稽考轮番出哨
交牌为验务期海中常有巡船往来哨捕如是而盗有
不除者吾未之信也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8a 页 WYG0728-0405a.png
   沙船论四
问内洋击贼素称沙船为最而迩年不得其力何也曰
其说有二一是上官处之失宜一是总兵用之无法请
言之昔者倭变之作也耆民船户当道敦请有身家者
充之在船俱用正身防汛之日正身以身家为恤所募
皆精悍之兵所带什物器械火药之类皆坚好而具备
当道破格而礼猊之所以收其僇力而得其成功者此
也今也有身家者俱不肯出或雇无赖之人或以家丁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8b 页 WYG0728-0405b.png
充代此辈惟以冒饷为心岂知畏法也哉火械之类亦
如福船之弊支吾官府无实用矣然是船也实系大户
所造上焉者费银三百两次焉者二百两最下者亦百
两有奇而向来官给修价不足以抵其半且如今年飓
风之变吴淞江坏船十四只崇明坏船三四只俱令耆
民赔补无所控诉况又有常例书写之费其苦何如耶
使当道优其礼遇佥其正身革其常例书写之弊重其
修理之值如是而有不效力者吾不信也夫兵船之设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9a 页 WYG0728-0405c.png
本以禦倭迩来总参衙门以耆民沙船为承奉人情之
用迎送往来络绎于四郡甚至湖藩江右亦差往焉船
户肯甘心而服役哉使当道禁革以休养之专设以听
调之如是而有不效力者吾亦不之信也
   沙船论五
寇舶之来有母船有子船母船高大非吾沙船之所能
敌须用福船广船以当之其子船则沙船可以相敌要
之母船仅可行于大洋亦不能近岸贼欲登岸必用子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9b 页 WYG0728-0405d.png
船吾以沙船禦其子船而避其母船则母船虽大犹之
无也然用福广大船须以吾沙船水手大半与南人相
间而学习之俟其自能行使即革去南人而不用则寇
之母船子船沙民皆可以禦之矣
   黄鱼船议一
或问渔船出洋有裨于禦寇乎曰有曰何居曰在浙江
则有浙江之利在苏州则有苏州之利何言乎利也每
年四月船出洋时宁绍温大小以万计苏州沙船以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0a 页 WYG0728-0406a.png
三百计小满前后放船凡三度谓之三水黄鱼过夏至
即散回矣浃旬之间浙人曝鱼成鲞苏人冰鱼鬻鲜其
获利不啻几万金也力田者服贾者会何足以及此乎
此利之在民有如此者每岁防春兵船避风泊于内港
贼至而多不知竟登岸而已矣鱼船出海则遍海皆船
人力则整肃也器械则犀利也贼望之而气消遇之而
势阻矣敢近岸乎盖其来也星散而行络绎而至大
海渺茫势则孤也万里跋涉力则疲也我强彼弱势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0b 页 WYG0728-0406b.png
自然自倭变后当道虑倭伪充渔人掳渔舟混入且执
缚渔人为引𨗳之计执锁渔船为帮备之资又有贼因
兵船追击逼入内地者有之有贼船赶渔船乘势混入
内港者有之莫之能辨遂禁止采捕莫敢开端职方唐
公顺之捧敕视师独毅然任曰兵荒之后民鲜生理处
置得宜何患之有遂约军门每府渔船若干辅以兵船
若干相须而行协力而战取甘结给旗票谨盘诘验出
入船回之日该府差官收税于军饷大有助焉自时厥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1a 页 WYG0728-0406c.png
后浙直海滨不闻春汛之警非偶然也向来浙直阴受
唐公之赐而不知(若曾/)每见黄鱼辄心动焉此利之在
官有如此者或曰利既渥也胡不月月而行之乎曰非
也黄鱼所出之处惟淡水门而已矣不遍海皆有也黄
鱼所出之时惟孟夏而已矣不四时皆盛也淡水门在
洋山西两山相峙如门故曰门洋山在金山东南大小
七之外其至刘家河也顺帆不过一潮而已此即黄鱼
之渊薮也取鱼惟在四月亦须候潮潮大势急则推鱼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1b 页 WYG0728-0406d.png
至涂否则虽取无有也盖月出潮长月没潮长月直潮
平月斜潮退故每月十三日而潮起小至十五日而大
十八日而极二十七日而潮起小至初一日而大初三
日而极三水放船者潮大则出捕水小则归鬻也此利
素为沙船所占宁台温莫之敢争其所以不鬻鲜者
冰荫在苏宁波黄市洋虽有四五座而旧习相沿除一
二进鲜船用冰外馀悉售诸沙船自用惟盐卤也或又
曰浙江之杭嘉直𨽻之松江独无渔船者何曰苏州诸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2a 页 WYG0728-0407a.png
沙如崇明三沙之类宁绍温诸山如玉环舟山之类俱
在海中其三沙大家各有人船出没采捕杭嘉松三郡
虽边于海而海中无山沙采捕之舟也洋山淡水洋乃
倭人入寇必经之道黄鱼出时乃春汛倭至不先不后
之期此殆天意有在假手于山沙精悍之人出捍我边
鄙柔脆之民焉耳天时也地利也人力也捕鱼之禁弛
而三者为兼得也噫此东吴禦寇之要诀也不可以不
知也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2b 页 WYG0728-0407b.png
   黄鱼船议二
问黄鱼船获利甚多抽税不过五两乃人心之所乐从
者也近来议者谓当蠲之何欤曰黄鱼之利多寡不可
知其费有一定而不可免者何也每舟赁价银二十馀
两网业银十馀两雇人工值之费食米之费木柴瓶酒
之费猪羊神福之费不可缺若定税为五两恐其间有
不堪者故宁蠲之也曰工食之数有定乎曰视船大小
而已矣大者几三十人小者几二十人曰何谓不可知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3a 页 WYG0728-0407c.png
曰同一舟也捕鱼有多寡多者或至二三万尾寡者或
千或百以至于无且其所获之鱼亦有大小不同大者
每千价银二十两次者十四五两又次者十两以下况
又有三水之分头水者鱼多而味全二水次之三水又
次之其价稍有差等曰同一鱼味也何以前后不同曰
黄鱼之生不四时皆有也冬至一阳萌动其鱼乃生前
乎此但有子而已无小鱼也时至小满则半年内所长
大者又复生子头水所捕者其子在腹先天之气尚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3b 页 WYG0728-0407d.png
故味全也过二水后子皆啸矣但为胞所裹直俟冬至
乃生耳迩时真气已散故味薄也诸鱼之尾皆与燕同
而黄鱼尾独总禀天地之纯阳也乌鱼之朝斗者禀天
地之纯阴也曰今年春头水出洋诸船皆空返无鱼可
觅何欤曰此百年所无之变也然亦有说盖渔船先至
苏之娄葑二门伐冰而后采捕若公私掯利伐冰也迟
头水黄鱼过矣故不得鱼非气数偶然也曰往昔捕鱼
皆沙民为之今内地大家亦有何也曰出海捕鱼不如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4a 页 WYG0728-0408a.png
持银与南洋渔船见买得先还苏其价倍蓰其利可必
故内地富家或赁人舟出洋乃贩也非捕也贫民无银
可输亦有不愿买者则空手取利亏本亦甘心也
   官兵议
今之论兵者有五曰足军额曰选弓兵民壮曰练乡民
曰募义勇曰调客兵此五者救时之切务也愚谓皆非
探本之论也何也卫所军与弓兵民壮乃官兵也官兵
足何事他求乎惟军则缺伍弓兵民壮则不堪用故思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4b 页 WYG0728-0408b.png
练乡民乡民不能遽练也故思召募召募不得人也故
思徵调不知向来兵政之弊其原不在于此乃将官畏
死不敢擅动官军杀贼之故也我朝大明律一款云云
夫兵凶战危胜败兵家之常也自古名将如太公孙武
武侯其人上下数千年落落可计外此虽善战者不能
为必胜矣设有所损其数岂可量哉盖我太祖拨乱反
正躬亲战伐深知驭将之当严而行师之当慎故以是
垂训使为将者常以失机为忧全胜为念则练兵不敢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5a 页 WYG0728-0408c.png
不预临阵不敢不勇耳此其立法之至意所以重人之
大命也若其用法则又有权衡于其间而未尝执一如
云云盖人情易怠而难久常恐惧之犹虑其忽若立法
不严则丧师失律何所不至也自定律后莫敢不遵凡
遇用兵言官引之以纠劾法司据之以问拟将官惴惴
焉宁杀其身而不敢损军士非闪奸以规避则雇家兵
募义勇以冲锋若有败衄军额不亏则失机之罪免矣
古者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后世军自军民自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5b 页 WYG0728-0408d.png
民军常设以卫民民常耕以养兵此国用之所以常乏而
民力之所以难堪者端以养兵之费大也既不用军以
战则军为徒设不过听差点名虚文而已矣练之似为
徒劳不练亦为无害在班似为徒养逃亡亦为不觉卫
官初以兵缺为利而侵月粮法司后查其粮而作羡馀
兵日渐寡粮日渐缩若遇寇乱抚操兵备见军无适于
用究之则弊久欲用之则徒使将官受失机之诛耳不
得已权用民壮义勇更广募调以支之寇平官各以功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6a 页 WYG0728-0409a.png
擢去谁复理前任之事也故虽大乱如倭朝廷新设总
督提督重臣添设兵备副使海防佥事一时不能正其
弊不容不用夫义勇民壮弓兵见不堪用不容不更召
募无良不容不更徵调徵调不可常则又议练乡兵要
之乡兵仅可自守而不可为邻援不如复祖宗原设军
额欲复军额须复旧设粮额此相须之事也粮额如旧
则足军无难军额如旧则沿海卫所随在有备不必募
调而常如募调且实省募调之费矣然有军不练与无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6b 页 WYG0728-0409b.png
军同练而不战与不练同如愚见是在科道官以蒸民
之生命为重以一身之利害为轻协议会奏远稽太祖
云云之言近述圣上屡批戴罪杀贼之例严敕兵备海
道官专督卫所官练军限以一年半年务有实用仍
敕总督提督今后赏罚务查将官功次若获级多而损
军少者准其赎罪损获相半者从轻姑令戴罪俟后有
功准赎若损军至几人而获级不多则姑容缓死或去
其官或行降调俾之戴罪杀贼视后功次大小而量处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7a 页 WYG0728-0409c.png
之若队伍败衄全无斩获者照依律例失机处斩如是
则将官莫敢不用军以战而凡战军莫敢不用素练者
矣岂非善体太祖立法之意通其变与民宜之乎不然
军固命也民壮义勇与募调之兵亦莫非命也军捐三
人则以犯律而论失机民壮义勇募调之兵而损三十
人三百人亦以律所不载而不论可乎科道官以言为
责且碍律而不敢言总督提督奉律以赏罚人者也顾
敢自擅乎夫国家设军卫民战死乃其分也今受民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7b 页 WYG0728-0409d.png
养而不与民捍患民反代之战焉天下之冤孰甚于此
愚谓此弊若无人敢言则将官终不用军以战不用军以
战则军伍之缺不必查补而沿海设备非广募调何人
以布列之耶天下之费吾不知其所穷而寇盗之患吾
不知其所终也虽然犹未也兵必土著马牧于官古之
良法也欲补军伍须改远为近则便水土便勾摄如是
而逃者乞题照职官谪戍但逃杀了之例著为定法此
非变祖宗之制也法久弊生不容不救而通之也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8a 页 WYG0728-0410a.png
   水兵议
或问水兵利害何如曰谚不云乎聚兵易散兵难出兵
易收兵难聚而能散出而能收斯之谓善将今之水兵
皆召募无赖之徒乌合之众何惑乎用之则不得其力
散之则转而为盗也如愚见似宜就用土著之兵如在
白茆也即以白茆近地之民充白茆把港之兵仍以白
茆大户之有才力者领之重其责任优其事权隆其体
猊严其赏罚照现在水兵之数而给之工食常以一半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8b 页 WYG0728-0410b.png
在田一半在船分番出哨无事则耕作操练遇警则一
鼓而集合力而战夫其生长于此则习知地利而无水
土不服之患矣室家在是也则有所顾恋而无退缩逃
亡之患矣首领在是也则有所制驭而无跋扈劫夺之
患矣田业在是也则又以所得之财为树艺之本而死
守力争必不肯轻弃之于敌矣世乱则为兵世平则为
农夫是之谓不聚之聚不散之散夫是之谓即以其地之
民还救其地之难较之以别处之将领四方不相识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9a 页 WYG0728-0410c.png
人人情事势顺逆难易何如也或曰内地险要此法可
以行欤曰奚而不可向来团结乡兵之难于行者籍名
于官则如佥一重役听差调而不得宁其家也防点闸
而不得佃其田也多无名之费而不得乐其生也身既
团结于官矣官府以其非召募之兵也不给工食又与
不团结者同出海防养兵之银大户如之何而心服小
民如之何而用命乎或又曰小小险要此法固可行矣
吴淞江刘家河之类哨船以百计水兵以万计本地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29b 页 WYG0728-0410d.png
民曾足以充之乎曰利害之关于一方者以一方之力
禦之关于一邑者以一邑之力禦之关于一郡者以一
郡之力禦之吴淞刘河七丫福山之类乃关于一郡之
利害非可禦以一方之力也然此类有限若以土著之
民为主而用沙耆民沙船沙兵辅之贼舟岂有能入者
哉或又曰若而言耆民与土著之兵既给工食又蠲其
海防养兵之税不已过乎曰不然法欲圆活若拘则方
而不行矣且如白茆地方该户若干田若干海防银若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0a 页 WYG0728-0411a.png
干养兵银若干扣除其数与该地耆民自计之兵之有
田者查其纳数与工食相准否乎准则免之无给也亦
无徵也否则损之益之兵之无田者现查应出人户之
银或取而给之或令其对支其有生于本地而不愿为
兵者但照常出海防养兵之银交纳耆民而止矣耆民
任其劳官府执其权专察耆民徇私之弊夫是之谓以
一方之食养一方之兵以一方之兵支一方之患费民
而民无不甘劳民而民无不服不此之务而惟忧食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0b 页 WYG0728-0411b.png
不足严刑以徵科噫难矣哉
   水操法论
或问古今论操法战法皆详于陆地而略于江海今子
之作举要亦然何耶曰有说焉陆地可操江海不可操
陆战可以人谋为主而江海之战不可以人谋为主故
不同也曰何曰操法全重分合进退江海中全以风潮为主
风有顺逆潮亦有顺逆船之行也有风与潮皆顺者有风与
潮皆逆者有风顺而潮逆风逆而潮顺者又有横风与横潮者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1a 页 WYG0728-0411c.png
顺风而往逆风即不可回矣顺潮而往逆潮即不可回
矣若欲队势整齐连比为䑸则遇风击碎船不可并若
欲各自散行各认旗号则参差不齐不成阵势虽善使
船之人回樯转舵疏数疾徐亦难责其如愿所谓江海
不可操者此也其于战也亦然曰然则江海禦敌岂无取胜
之法欤曰有斗船力不斗人力此胜之之法也如遇贼
舟之小者则以吾大舟犁而沈之遇贼舟之大者则使
调戗夺上风用火器以攻之当前冲敌者一舟之人皆赏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1b 页 WYG0728-0411d.png
观望不应援者一舟之人皆戮其赏其戮尤以督哨之人
与舵工为重每船必设舵二副以备不虞每舵工必设
二三人以防损失此战之之法也其在平日也置船于
陆地上集水兵演而教之兵械火器如何而设施金鼓
旗帜如何而照会前后左右如何而列哨饥饱劳逸如
何而更代昼夜风雨如何而防守山岛沙碛如何而收
泊号令约束如何而转报习之于平陆用之于江海此
操之之法也(若曾/)常忆少时闻乡老奚秋蟾云吾昔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2a 页 WYG0728-0412a.png
医生随太仓卫官𠞰钮东山直追至广东之东南大洋
又去几千里历五越月备知夫海船利弊(若曾/)细叩之
曰海中有风时多无风时少舟易散而难聚且逐潮势
而行若风猛潮平则以风为主潮涌风微则以潮为主
风潮皆逆则回船向后而行风潮皆顺则一泻千里每
日所行程途之数与东西朔南方向皆不可料敌船亦
然故吾行若干里敌亦行若干里愈追愈远愈求战而
愈不得况兵船分行大海渺茫有与我相望而见者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2b 页 WYG0728-0412b.png
不可望见者昏黑之夜举火为号则隐隐见之然亦不
能辨其为贼船与我兵船也有时遇贼欲战而吾同哨
离远则势孤而罢有时邻哨相近敌舟又远难于攻击
有时我兵偶合敌舟亦近可以战矣而风或大作舟在
浪漕中低昂起伏方欲仰而攻敌瞬眼之间吾舟忽抬
高一二丈敌舟反在下矣船出浪漕之时船首向天落
漕时船尾向天兵士伫立且难况战乎亦有风不甚猛
可以战时而怒涛为虐两舟相击即碎亦不敢战惟是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3a 页 WYG0728-0412c.png
舵工巧妙能占上风撞碎乎贼舟或乘风火攻或扬灰
沙以迷贼目方得胜势也所患者一舟冲前而馀舟不
至或一哨接战而馀哨不援方其战时我兵四散远望
麾旗以招之弗顾也张号以唤之弗听也战败则终不
集战胜则聚而分功及责之以言则托诸风帆不便吁
可恶哉今人皆传海战利用火箭与铳炮弓弩殆非也
火箭惟微风可用若无风则帆不可焚风急则火亦反
熄皆无益也铳炮弓矢因舟荡漾发去无准皆虚送于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3b 页 WYG0728-0412d.png
浪中鎗钯之类亦无所用惟镖鎗钩鎗铙钩三件舟在
上风者以铙钩钩住下风之舟以钩鎗钩扯贼人之足
以镖鎗镖射贼人之身胥为有用之器此皆吾所目击
非浪谈也(若曾/)初闻之不知其言是否后出定海关泛
海洋适岛寇初至乃知兵间利弊秋蟾之言毫发不诬

   水战陆战不同论
或问操习水陆战法何者有实效乎曰今之士夫皆云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4a 页 WYG0728-0413a.png
遏寇海洋使不得登岸策之上也孰谓其不然也但水
战难陆战易何也大海渺茫一望无际贼之来也必乘
风潮之顺吾往迎之必逆风逆潮矣不难进乎贼之去
也亦必乘风潮之顺吾同其顺而追之愈追愈远能必
其相及乎即使及矣逆风逆潮不难归乎况贼见我舟
能必其不远避乎出海太远孰与接济乎同队之舟不
相应援而以风潮不便为托不亦势孤而难战乎海中
𠞰贼专以风潮为主人谋号令进退分合不能作主此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4b 页 WYG0728-0413b.png
在将官之难有如此者将官惮出大洋而躲闪近洋山
麓或出大洋而遇贼不战或战败而驾言风潮覆没孰
从而查之乎功罪赏罚如何定乎或云兵宪亲督出洋
可保无弊不知文臣下海呕逆眩晕水性不谙且体面
不亦亵乎此在督抚之难有如此者陆战则不然瞬息
生死势不两立非彼即己将士不能作弊况海中杀贼
纵能灭其几舟在贼譬犹失风耳其所全者众尝怀倖
免之图陆地之战彼将全军覆没能无惧心乎为将者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5a 页 WYG0728-0413c.png
平时若能训练临敌若能节制则我军望敌而不走出
死力以赴斗何患不能成功耶一则督抚易伸其权一
则权有所不易伸故讲水战不如讲陆战之为善或又
问贼若登岸固陆战矣其来舟在洋焚之欤抑留之欤
曰焚舟外围是闭门逐犬也受其反噬贻害地方如之
何而可兵法曰围师必阙阙者开一角以纵之走也纵
之走则彼瑕而我坚彼怯而我强彼劳而我逸故善师
者留其原舟开其归路我兵攻而逐之或杀或去计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5b 页 WYG0728-0413d.png
得也若以全胜立功为念则吾之心术先与上帝之好
生悖矣岂能得其默佑而定乱哉是故水兵官纵贼登
岸而后有陆战陆战者大弗获已也
   禦海洋论
禦海洋之策有言其可行者有言其不可行者将以何
者为定乎(若曾/)尝亲至海上而知之向来定海奉化象
山一带贫民以海为生时荡小舟至陈钱下八诸山取
壳肉紫菜者不啻万计每岁倭舶入寇自五岛开洋东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6a 页 WYG0728-0414a.png
北风五六昼夜至陈钱下八山分䑸以犯闽浙直𨽻此
辈恒先遇之有被杀者有被掳为乡导者因此诸山旷
远萧条无居民守禦寇贼得以深入总督梅林胡公与
赵工尚之议所由建也国初以来从来无人发此论自
二人上疏之后罔不羡其卓识然事理虽长而未经试
练嗣后将官遵而行之始觉其间有不便者何也离内
地太远声援不及接济不便风潮有顺逆碇泊有便否
蛟龙之惊触礁之险设伏击刺之难将官之命危于累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6b 页 WYG0728-0414b.png
卵无惑其争执为难行也然自禦海洋之法立而寇至
必预知为备亦甚易非若甲寅乙卯以前倭舶至岸人
犹未觉其为寇也苟因将官之不欲而遂已之是因咽
而废食也可乎哉如愚见哨贼于远洋而不常厥居击
贼于近洋而勿使近岸是之谓善体梅林诸公立法之
意而悠久可行矣
   海程论
问海中行舟以望山为准使黑夜无星可辨及当昼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7a 页 WYG0728-0414c.png
雾障也不迷失道乎曰惯一通番之艘妙有秘传何患
乎迷也曰指南车与信香之类乎曰否亦存乎针舵更
三者而已矣盖海舟𦂳要之人有三火掌视针长年运
舵香公计时三者缺其一不可也必须三人专心致志
协力而行其舵牙常与针相对随针而转如风不顺则
以舵向上风推使方不飘逐故针经有南风猛而针向
寅卯方行者乃是调戗之法非令人横行也更也者一
日一夜定为十更以焚香几枝为度船在大洋风潮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7b 页 WYG0728-0414d.png
顺逆行使有迟速水程难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令
人从船首速行至尾视木片至何处以验风之大小以
定此风此潮如何方为一更必须木片与人行不差而
后所谓一更者方准若人行至船尾矣而木片方至船
腰则香虽焚至某处尚是半更或流过船腰则断其为
大半更或舟行如飞其风或逆亦用此法验船退程多
寡而后复进故行几更船至某山地界皆可以坐而知
但是术也得其传者或寡矣闽广通番之人不吝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8a 页 WYG0728-0415a.png
值访而雇募之岂惟昏雾为无患哉其于所过悬山孰
为可泊孰为不可泊孰为有蛟龙潭不可以发铳炮而
战孰为可战孰为风信将作孰为潮势急缓尝水辨味
可知舟至某处有无暗礁伏沙舟人雇之安稳而行今
之将官提水兵孟浪出洋觊无覆没之患何怪乎其不
敢远涉穷追而极讨也噫
   洋山记
洋山乃苏松禦倭海道之上游也旧闻此山涂浅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8b 页 WYG0728-0415b.png
可以泊舟惟娘娘庙西南略有泥涂可以暂泊今乃知
其不然盖海舟必得山岙而后可泊无岙之山不可以
避飓风如之何敢泊也洋山乃两头洞西北高百馀丈
周围约七八十里形如圈树其中有十八岙如一大湖
可藏数百艘湖口面北娘娘庙在焉海水咸不可食惟
山岭有一池泉淡可汲倭船与我兵船必舣而汲庙东
有巡检岙故址山口有一山名陆家市山麓俱白沙如
粉非泥涂也迩年当道建议浙直哨船期会于此交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9a 页 WYG0728-0415c.png
信验深为有见何也洋山南去定海北去吴淞皆一潮
盖在浙直之交适中之地也(若曾/)尝出定海关浮海舠
踏勘海防形胜而深有感于天心设险以限华夷舟山
诸山者两浙之屏翰也崇明诸沙者三吴之屏翰也定
海海外非止一山舟山其魁焉耳舟山之东北有灌门
长涂代山衢山西北有马墓两头洞东南有沈家门乌
沙门石牛等山衢山之东北有马迹山马迹山之东有陈钱
壁下二山陈钱者中国海山之尽处也倭楫击空明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39b 页 WYG0728-0415d.png
来万里风涛茫无际涯望见陈钱则喜中国将近有山
可泊既至陈钱然后南北分䑸若经马迹大衢而西过
舟山则两浙受其患不经大衢舟山而向洋山之西迤
北而行则历淡水门大七小七西冲宝山北冲高家竹
箔二嘴或东北冲三爿扁担二沙而苏松江北惟其所
骋矣崇明诸沙愚已别立总论又有黄鱼船议言之颇
详同志者合而观之浙直禦寇之方思过半矣
   潮候利害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0a 页 WYG0728-0416a.png
倭性狡猾最善设伏用术以诱我师若将领得人勿与
轻战先令探兵搜伏而不受其诱贼计穷矣向来我师
取败多在于此然此犹或有知防范者至于潮候一节
自非生长海滨之民与贼相角未有不因之以覆败何
也苏松海滩与温台闽广不同温台闽广海水深洼直
扺海岸艨艟巨舰可以逼岸而泊苏松则不然其内洋
也则多伏沙暗涂随潮长落以为隐见非本洋沙船沙
民辄易胶浅一胶浅矣篙橹帆樯俱无所施船不能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0b 页 WYG0728-0416b.png
动或风猛而为怒涛冲覆或风恬而俟后潮飘发患莫甚
焉其海滩也则涂泥平衍以渐而卑潮至时小舟可以
傍岸大舟必须稍远停泊潮退时滩涂呈现岸与海
水相去或二三里或六七里或十里有奇初泊之舟高
阁于乾涂须俟后潮方得浮脱其潮候也每一昼夜去
来二度迟早不同其来也瞬目之间乾涂即成巨浸骤
于奔马迅于鞭霆人不及避故苏松之人离海稍远即
不能知其候况客兵乎往岁朝廷命将平倭大参许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1a 页 WYG0728-0416c.png
天伦提兵自河南来宪副周臣提兵自山东来曹许二
游击提兵自真定来会师海上约战柘林之南平沙衍
涂旷如陆地卒遇潮至倭知预避而四师皆陷仅存将
领此固客兵不谙地利之故而亦四将远来不用土人
以为耳目乡𨗳我吴守土把港之官坐视而不告之均
有罪焉呜呼此殷鉴不远者也潮汐者天地之呼吸也
万古有此潮汐潮汐之候岂特水兵海战之所当知海
岸行师殆有不可忽焉者乎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1b 页 WYG0728-0416d.png
   开互市辨
按今之论禦寇者一则曰市舶当开一则曰市舶不当
开愚以为皆未也何也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分而言之
则非矣市舶与商舶二事也合而言之则非矣商舶与
寇舶初本为二事中变为一今复分为二事混而言之
亦非矣何言乎一也凡外裔入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
以领之在广东者专为占城暹罗诸番而设在福建者
专为琉球而设在浙江者专为日本而设其来也许带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2a 页 WYG0728-0417a.png
方物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
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明矣西番琉球来未尝寇边其
通贡有不待言者日本狡诈叛服不常故独限其期为
十年人为二百舟为二只后虽宽假其数而十年之期
未始改也今若单言市舶当开而不论其是期非期是
贡非贡则釐贡与互市为二不必俟贡而常可以来互
市矣紊祖宗之典可乎哉何言乎二也贡舶者王法之
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2b 页 WYG0728-0417b.png
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私也日本原无商舶商舶
乃西洋原贡诸夷载贷泊广东之私澳官税而贸易之
既而欲避抽税省陆运福人𨗳之改泊海沧月港浙人
又𨗳之改泊双每岁夏季而来望冬而去可与贡舶
相混乎何言乎二而一一而二也海商常恐遇寇海寇
惟恐其不遇商如阴阳昼夜判然相反为商者曷尝有
为寇之念哉自甲申岁凶双屿货壅而日本贡使适至
海商遂贩货以随售倩倭以自防官司禁之弗得西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3a 页 WYG0728-0417c.png
船原回私澚东洋船遍布海洋而向之商舶悉变而为
寇舶矣然倭人有贫有富有淑有慝富者与福人潜通
改聚南澚至今未已(日本倭商惟以银置货非若西番/之载货交易也福人利其值希其)
(抽税买尖底船至外/海贴造而往渡之)虽驱之寇不欲也此固无待于市
舶之开而其互市未尝不行者也贫者剽掠肆志每岁
犯边虽令其互市彼固无赀也亦不欲也此非开市舶
之所能止而亦不当反锡之名目者也故不知者谓倭
寇之患起于市舶不开市舶不开由于入贡不许许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3b 页 WYG0728-0417d.png
其入贡通其市舶中外得利寇志泯矣其知者哂之以为
不然夫贡者国王之所遣有定期有金叶勘合表文为
验使其来也以时其验也无伪我国家未尝不许也贡
未尝不许则市舶未尝不通何开之有使其来无定时
验无左证乃假入贡之名为入寇之计虽欲许得乎贡
既不可许市舶独可开乎或谓日本国王号令不行山
口丰后互相雄噬金叶勘合燬于兵久矣如责其期拘
其验则彼终无由贡而市舶终无由开矣须弘包荒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4a 页 WYG0728-0418a.png
量昭无外之仁可也又不然夫贡而无验招寇之囮也
贡而无期弛备之阶也缓其期稽其验堤防犹难矧可
频贡而勿验哉大抵善施恩者施之于威伸之后则人
知恩今寇犯顺数年虽屡大捷而祸犹未殄倭未知畏
也此须肃清之后俟其请罪求贡或如永乐初擒斩对
马台岐故事夫然后许之则抚下之仁事上之义两得
之矣
   论屯田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4b 页 WYG0728-0418b.png
今世屯田之弊极矣古所为屯田者因为两军相攻敌
常扰民民不得耕故就用屯军耕田以足募租若边塞
之处是也在中原与南方既不乏食何用屯田况用军
之馀丁耕种而军田又四散不便召民代佃而岁收其
租岂非有名无实者耶愚谓朝廷清理田粮亟宜均入
官民田则内一体成赋无徒存屯田之虚名而可
   守城论一
城一也有关系一方之利害者有关系数十里数百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5a 页 WYG0728-0418c.png
之利害者关系一方之利害者一守令慎之而足矣此
守令之事也关系数十里数百里之利害者岂宜以一
守令支之乎为将帅者须提重兵以镇之合群帅以援
之其城无恙则敌人不敢越此而他攻即有所攻亦无
关系而非敌之所必欲取以为巢者矣是所守者虽一
城而所庇者吾不知其若干城也此将帅之事也若为
将者不论城之轻重缓急而漫焉以居之其身之所居
则力为之救而其所不居者虽有关系亦听贼攻取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5b 页 WYG0728-0418d.png
万一失守则枢要为贼所握而其馀所守皆无用也
会是为善守城乎譬之海防焉自广至辽迢迢数千里
贼舟无处不可登泊港堡无处不当设备若一一而照
拂之则将帅之精神有限分用于无关系之地其有
关系者反有遗而不到者矣惟谅寇所从来之道哨
之于远洋𠞰之于近洋寇舶在洋先后而来星散而行
风涛警其心跼蹐苦其形吾以众而待其寡以逸而待
其劳以饱而待其饥以备而待其所未备至简至易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6a 页 WYG0728-0419a.png
之道也若其近岸也惟择总要之处为水寨陆寨以扼
其冲以遏其入其馀港堡地方但坚壁清野使贼进不
得攻退无所掠计自穷矣(若曾/)闻论守城者多矣率
局于区区一方之见故详之以为为将者之助
   守城论二
从来城守攻破者十一袭破者十九袭破之说有二其
一是伏奸细于城中放火守城者奔救则敌乘间而登
其二是暗约奸细上城照会疏虞处用云梯登至垛口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6b 页 WYG0728-0419b.png
挥刀杀人守者惊散贼从此上故守城之法须设兵一
枝专司救火不许守垛者下城守垛者各持一斧分班
专视城足凡贼登城多在下半夜乘人疲倦故也亦多
在黎明守者散班故也把守之严贼岂能袭我乎所苦
者盘诘奸细甚难盖奸细乃本地之民贼拘其家属劫
其内应吾乌从而觉之今之诘者多在城门内使贼假
装吾民从此击杀门岂能遽阖乎又或闭城太早止通
一二门出入人愈众则诘愈难不若大开各门门外盘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7a 页 WYG0728-0419c.png
诘而兵卫设于门下方善
   守城论三
(若曾/)按从来论守城者多矣观其所论不过守城上之
雉堞与填门盘诘焉且未有及于池者夫使池而不必
守也古之人但设城足矣又何用池为哉设池于外所
以卫城也守池者正所以守城也盖守城之法当辨内
外善守者守于外不善守者守于内填门守堞皆守于
内守之最下者耳有识者坚壁清野贼深入吾地进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7b 页 WYG0728-0419d.png
得攻退无所操饥则困而击之逸则挠而疲之去则伏
而袭之阵则奇而冲之开门以延敌而敌不敢犯此守
之上焉者也浚濠深阔置人于羊马墙下万弩潜伏火
器间之巡船在濠傍内岸而行日夜周流更修古钓桥
之制移近城门贼来则缒桥起立为门外障贼退则或
布桥以便我民出入或常时缒起遇出军则蓦将桥布
下我军冲其不测此之谓守池守之次焉者也皆所为
守之于外者也若俟贼既渡濠布梯而后击之攻门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8a 页 WYG0728-0420a.png
后禦之吁亦晚矣此之谓守于内者之不足取也虽然
此特论守令者之守城焉耳若在抚巡兵宪则其所守
又岂仅若是乎必视夫时之缓急势之利害守一城而
可以捍庇诸城诸城告急以身当之提兵援之或城小
之处力微而不能支者调兵以协守之或兵宪督将官
捣贼之巢冲贼之阵劫贼之营使受困之城其围自解
此皆抚巡兵宪之事权也守令所恃以守城者也若避
危而居安与不能率作将领而惟代守令登陴以守见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8b 页 WYG0728-0420b.png
斯下矣虽然亦未也寇之来也必从海港而入海岸而
登于大江也亦然副总参游者江海之长城也抚巡严
督其人察其弊禦贼于江海初到之时勿容入内使城
门不闭市肆不易岂不尽善哉墩堡者城堞之谓也江
海者外濠之谓也此边将之所当守边将不能守边而
后守令方守城也故抚巡之所当留神者守边为上守
城为下
   无城堡而守之之法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9a 页 WYG0728-0420c.png
或问守城之法愚固闻之矣无城堡者奈何曰(若曾/)
之也善守者不在城之有无何也城也者不过用之以
设险焉耳使吾而善守也有城固可无城亦可若守之
不善则虽有城亦陷而已矣故守之难易虽在于城之
有无而其善守与否则存乎人不存乎城也曰何谓善
守曰战是也曰战守二道也以战为守吾未之前闻也
曰不然能战而后能守未有不能战而可以言守者也
盖禦敌在战贼之来也以攻为其志也吾于四郊度贼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49b 页 WYG0728-0420d.png
来处札野营修野战以待之器械精明士气雄猛粮饷
充备号令严肃赏罚明信贼冲不动贼饵不贪贼去不
追贼人远来欲战不得欲掠不能吾常用计以挠其逸
使饥不得食劳不得息多方以陷阱之张疑以皇惑之
设伏以要截之以饱而待饥以逸而待劳以日增月益
之兵而待其有限之众彼将闻之而知惧望之而知避
矣更于吾街市而习为巷战之计岂有不能自保者哉
曰巷战之法不传久矣奚从而学之曰是不难或升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0a 页 WYG0728-0421a.png
掷瓦或潜伏两傍门屋中横而冲之皆是也然须于巷
口用力若容贼入巷贼先升屋或放火难捍禦矣街阔
者战卒不可自塞其路每人执鎗单摆或于街左或于
街右鱼贯而列俱斜向前立鎗头皆向外畔常空半边
街道待贼入而攻之将自不敢前进矣曰是法也但宜
于陆地也其在水乡村镇如之何曰陆地以木城为野
营水乡以水兵船为野营其以战为守一也曰使贼攻
我窘迫不容于不斗也敌强我弱不胜奈何曰所谓守者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0b 页 WYG0728-0421b.png
非徒填门守堞之谓所谓战者非徒戈矛击刺之谓也
填门守堞敌易视我我军之气先怯乃痴痴之将一
筹不展以贼不攻为幸攻即破焉者也戈矛击刺勇力
相格非彼即已安危不保亦痴痴之将以三军之命
为侥倖之图易于取败者也吾闻古之善战者不然其
战也以正合以奇胜以分合为变以有意而制不意以
有备而攻无备无形者胜有形者败其战不脱乎金木
水火土之五器而五器之中各藏三战之妙曰何谓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1a 页 WYG0728-0421c.png
战曰天战也地战也人战也戈矛击刺不过人战中之
一端焉耳是故不通天文不知地利不谙人情物理不
可以为将不用通天文知地利谙人情物理之人不可
以为将将也者战必克守必固者也故曰将者三军之
司命也
 
 
 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1b 页 WYG0728-0421d.png
 
 
 
 
 
 
 
 江南经略卷八上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2a 页 WYG0728-0422a.png
钦定四库全书
 江南经略卷八下
            明 郑若曾 撰
  杂著
   营阵论一
(若曾/)按古今论兵皆以孔明八阵图李靖六花阵之类
为称首不知此特营法而已不可用之以战何也营自
营阵自阵战自战将若无营则收兵无归宿之地万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2b 页 WYG0728-0422b.png
败北何所恃以退保乎故战必有阵有营行则为阵止
则为营营也者三军之家也安营有法则兵无众寡俱
可藏纳食息备禦如处城堡善守之则与贼相对进退
俱无患矣今人见武侯卫公百战百胜孰不谓其妙在
阵图不知阵图所列止是阵伍死规模而已与敌交战
须逐队逐伍调发譬之剧戏然八阵图六花阵乃戏具
也搬演之时不是一本戏文齐演乃逐出更番上场此
便是战阵也要之亦总是粗迹其胜处全在此心随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3a 页 WYG0728-0422c.png
应变神化无形人若不能学其无形之妙而惟执夫阵
图之迹噫谬也孔矣向来将官与寇战者多无老营取
败实在于此愚故阐而发之
   营阵论二
阵欲稀战欲密何谓稀队卒相比而立每人占地六尺身
之两傍各留空路可容一人进退所谓阵间容阵队间
容队是也故善阵者令箭手于空行内发矢若队伍不
直则前队必受伤矣何谓密前队接战第二队从空处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3b 页 WYG0728-0422d.png
趋进应之无有空隙是也若队伍不稀则前蔽后壅所
战者止于前列几人而在后者皆不得战战者不反稀
乎故必布阵稀而后战可密阵之密者战未有不稀者也今
人收兵而兵乱者亦坐此病盖军士但可向前不可退后
苟非逐队而抽常留一半防敌则敌从背进回军转斗
势岂能复整耶
   营阵论三
问古之阵法其形不同何者为善曰阵法不必多求但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4a 页 WYG0728-0423a.png
欲识得五人起数之义耳自武侯增益其数至以九人
为队而其义亦为精密六花鱼丽之类乃随人而变因
时制宜者也要之布队成阵莫重于节制严则五人
可也九人可也纵横曲直皆可也故欲广团结不必先
求阵形惟在于重节制耳节如竹节之节节节而制之如
身使臂如臂使指上统乎下下承乎上脉络分明而不
乱统摄涣散而不遗驱踏水火而不避所谓握奇是也
捉零就整最为兵家要诀曰古之阵图以四为正以四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4b 页 WYG0728-0423b.png
为奇其说不一何谓也曰奇正二字最宜活看不
必以四正合以四奇胜何也曰受敌之方即是正
也敌之攻我也无常如敌攻乎前则前哨之兵即为正
矣左哨为左翼而进以击其左右哨为右翼而进以击
其右后哨绕出敌背而攻其后皆谓之奇其攻我左右
后也亦然正合者明明白白与敌合战彼此皆打点防
备安能保吾必胜乎若于不与敌相对之处抽分其间
几队或横冲或后击或用游兵张疑设伏出其不意攻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5a 页 WYG0728-0423c.png
其不备智能超拔者胜此必然之理也故曰以正合以
奇胜以分合为变
   选将论
向来诸公论将之法详矣然似欠明也何也将有不同
有大将有偏将偏将亦不同有先锋有哨援有守营有奇伏
必先正将之名色而后论夫选之之法庶言有归着而
法不混施焉耳何谓大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
外虚怀而取善不遗用材而器使各当古人所谓善将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5b 页 WYG0728-0423d.png
将者是也何谓偏将恤下而不苛遇敌而不惧奉令而
不违沈几而不露应变而不穷古人所谓善将兵者是
也要之上通天文下达地利中谙人事必兼此三者而
后可以言将否则不得乎太乙六壬禽遁之传不知乎
驾风鞭霆之术孰为胜地而宜据宜争孰为要路而宜
守宜伏敌情有缓急难易如何而攻阵势有奇正分合
如何而用孟浪而战是以卒与敌也夫大将以出令为
职者也若识不足以范围才不足以驾驭诸将其肯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6a 页 WYG0728-0424a.png
行乎偏将以受成算而不自用为职者也若提兵既远
不能随时出奇而欲一一关白主帅其能以成功乎昔
王晋溪在本兵宸濠之乱谈笑自如人或讶之晋溪曰
兹事吾已料理之矣王伯安有大将才吾置之于赣州
是也未几而全捷疏至人咸称服愚谓选大将者当以
晋溪为法仇咸宁之大父为百户时寇骑数万突至都
御史李忠宣知其能使率兵禦之仇毅然曰兵不必多
凭吾自选五十人足矣忠宣从之仇度寇所必驻之处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6b 页 WYG0728-0424b.png
掘地坑令二十人埋伏覆以芦席饰以浮土三十人登
山瞭望以铳为号寇至此果札营夜半铳发坑卒地雷
亦起寇疑大军袭之自相蹂杀过半而走质明五十人
归报中军遣人驰割首级遂成奇勋可见胜敌不在多
人命将亦不必循资格惟存乎知人善任而已愚谓选
偏将者当以李忠宣为法
   慎调募论一
今之论禦寇者有三曰调客兵曰练乡兵曰募土著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7a 页 WYG0728-0424c.png
兵愚以为募土著之兵可也调客兵与练乡兵不可也
何也客兵性气骄悍不受吾之约束既不肯受约束岂
肯出死力而为我杀敌乎故客兵有害而无益所谓不
可调者此也欲练乡兵须处钱粮养之今之钱粮甚难
区处将欲使民自备欤则民因贫而投兵岂能自备乎
将欲官给之欤则凡民之无依者恐尽起而应募何以
支之将欲验田均派欤则田多者恐其始倩勇夫以充
役后用家丁之无能者以抽代人且不常安能训成兵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7b 页 WYG0728-0424d.png
技乎况防春正值农忙废田事而团结不可也乡民各
保其乡调用之于他处不乐也故乡兵保结之法仅可
以防夜警自古迄今未闻以之而禦外裔者所谓不可
练者此也夫惟募兵一事执利权以囿民选择之精训
练之勤赏罚之严悉由乎我而大有实益然募远方之
民非智也加赋以养兵非仁也须遵奏行新例令贫民
补实卫所军额查各州县民壮弓兵之额而三分之留
其一与有司自用取其二而团聚于府沿海弓兵亦取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8a 页 WYG0728-0425a.png
而团聚之通计三项每省若干名用其精强易其老弱
大约以三千为率合军伍民壮弓兵之三者岂不足以
供其数乎军粮每岁九石六斗以一卫计之则五万石
矣民壮弓兵每岁身银七两二钱以一府计之则几千
百两矣此国朝定额现在所实费者以是实费而行吾
实事分而训之各精一技合而训之使知分合进退之
法平居则团练于府有警则分调各州县岂不精壮常
在官使不必调兵而兵自足不必扰民而饷自充也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8b 页 WYG0728-0425b.png
是之谓土著之兵所当募者此也虽然欲复祖宗之军
额须复祖宗之粮额凡卫所缺伍而开作羡馀者不奏
查之不可也欲团练民壮弓兵须令各州县按季拨解
民壮弓兵之身银若听其自取诸州县不可也蠡测之
见未知然否
   慎调募论二
募兵之法但当于本处报选何也其家在是则所获工
食便于归寄防春之暇便于归耕其人善恶便于保结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9a 页 WYG0728-0426a.png
召之则聚散之则归然须不限名数如收钱之法日积
青蚨几文驯至一贯孰有勇力孰长技艺选其精能汰
其懦怯夫然后募得其人也若四方泛募则是乌合之
众无赖之徒招之甚易散之甚难今日之兵夫他日之
盗贼也盖离家久远财不得寄归淫酗赌博恒心亡矣
一旦革之非劫夺何以生乎荆川云远募不如近募亦
此意也
   调湖兵议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59b 页 WYG0728-0426b.png
湖广土兵永顺为上(彭翼/南)保靖次之(彭荩/臣)其兵天下莫
强焉近尝调三千人后调六千此在官之数也实私加
一倍共一万二千人其阵法每司立二十四旗头每旗
一人居前其次三人横列为第二重又其次五人横列
为第三重又其次七人横列为第四重又其次七人横
列为第五重其馀皆置后欢呼助阵若在前者败绩则
第二重居中者进补两翼亦然胜负以五重为限若五
重而皆败则馀无望矣每旗二十三人二十四旗共五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0a 页 WYG0728-0427a.png
百五十二人皆精选之兵也其调法初檄所属照丁拣
选宣慰吁天祭以白牛牛首置几上银副之下令曰多
士中有敢死冲锋者收此银啖此牛首勇者报名汇而
收之更盟誓而食之即各旗头标下二十三人是也其
节制甚严止许击刺不许割首违者与退缩者皆斩故
所战必捷人莫敢撄但沿途剽掠胥谓其不可用不知
剽掠之故一是因调来者非止一枝有过得相推委二
是因小头目愚弄宣慰谓人不可擅杀杀则言官论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0b 页 WYG0728-0427b.png
朝廷罪之彼然而听之也若以保靖永顺分为二班轮
岁更调每调定以万二千人每人月给工食银一两每
岁十四万四千两先以四万与调官领给土兵途费不
必骚动有司及稽程途其来也以一宪副督之宣慰专
主聚泊每晚不许舟师乱泊须视调官搴旗然后鱼贯
而泊次早即行勿容登岸既至军门以二千人派之温
台二千人派之宁绍二千人派之杭嘉二千人派之苏
松二千人派之淮扬各以一头目将官领之其馀二千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1a 页 WYG0728-0427c.png
人宣慰自领以听军门调发随处策应有功者照常每
级赏银三十两给与本兵无使土官侵匿宣慰土官大
加升赏其归也宪副与调官仍照前法送之则兵将感
激闻风知励何剽掠之有所患者土兵无鸟嘴铳须军
门以素演熟者三千人分拨助用其技为十全矣或谓
夷性难驯万一生变何以制之是殆不然尝闻二宣慰
之言曰吾祖宗相传土地官职远自隋唐未尝易姓以
奕世谨守忠义故也若恃兵勇谋为不轨朝廷下片纸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1b 页 WYG0728-0427d.png
令邻封分取吾土朝令而夕亡矣得如今日之富贵乎
又尝闻其门帖云心恋九重跬步敢忘燕阙北手提三
尺英风长镇楚天南又一帖云节欲可以延生何必辽
天寻洞府守分便是享福却来平地作神仙此其心之
明达盖可占矣夫岂不守分量而率意妄为者哉若
二司更调各逞贤能各图报效各希爵赏较之并调
为益不既多乎
   调狼兵记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2a 页 WYG0728-0428a.png
岛寇之变东南之民焚劫殆尽上命南京大司马半洲
张公提八省之兵刻期𠞰灭公曰寇强民弱非藉狼兵
不可疏请于朝遣南京车驾司主事阮文中往调乃甲
寅九月十日也十一月朔至梧州军门调取左江之田
州归顺州右江之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土官土目各
率其旅听用十一月十九日兵备副使陈诏儒阅籍与
人数不侔觉其虚冒行粮而情性桀黠又难呼闸乃以
意判减田州官妇瓦氏与其孙官舍岑大寿岑大禄所统头目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2b 页 WYG0728-0428b.png
钟南黄仁等领兵四千一百名有奇战马四百五十匹
归顺州土目黄虎仁等领兵八百六十二名南丹州官
弟莫昆莫从舜等领兵五百五十名那地州土目罗堂
等领兵五百九十名东兰州土目岑褐等领兵七百五
十名共计六千八百七十三员名其间尚有虚数大约
不上十之一瓦氏带女从四十馀人不与焉瓦氏为故
岑猛之妾年踰六十子死孙幼素耻其夫受僇职又卑
邻封族人侮之闻调踊跃冀立功自振初以一万三千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3a 页 WYG0728-0428c.png
人应调兵备不许止准四千有奇尝对张司马委官云
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盖由衷之言也田州之兵与右
江三州素不相睦聚则雠杀军门请于上命游击白泫
邹继芳分辖之各兵俱以十二月十四日启行二游击
请先后续发防争道也陈兵宪恐难防范且欲摄权归
一总夥而行不以分属二将二将仅能自驭其各带报
效百人而已乙卯三月初一日兵至苏州郡守林公懋
举以祖宗旧制狼兵不许入城造厂枫桥款洽土目凡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3b 页 WYG0728-0428d.png
薪粟鱼盐之类散给兵众者倍于他郡就厂伫候张司
马自嘉兴至苏谓郡守曰野人慕苏松之胜久矣万里
远来藉以靖难当推诚待之若防闲如寇岂能得其心
也遂令入城住劄五日发行张尝总督两广稔知狼丘
情性不可以威劫而可以仁感狼兵亦素怀其德愿为
报效故有此处也军门以白泫专统田州之兵邹继芳
专统右江三州之兵而归顺一支并于继芳盖归顺本
属左江宜统于白泫以右江兵少故并之是日陈兵宪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4a 页 WYG0728-0429a.png
以兵交付二将而归二将至松江适上命工部侍郎赵
文华祭海军门遂同诣海望祭亲以田州兵派住金山
归顺兵派住乍浦右江三州兵派住八团九团北方官
兵海陆各守要冲以防寇逸时岛寇万众亦设地坑
之类以自固我军未敢轻战者欲少憩俟麻阳兵至僇
力也麻阳兵以四月初三日过龙王关初十日至丹阳
十六日至松江勇敢与狼兵同而残忍山野过之其数
虽名六千实一万二千人盖正数六千名乃钦命调来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4b 页 WYG0728-0429b.png
加倍六千名则正数之外其将保靖宣慰彭荩臣永顺
宣慰彭翼南希觊功利私募而来所过郡邑支应工食
仿狼兵之例私募者有司不准其数不以给狼兵中亦
多不可用者询其故岑氏家法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
命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与势所获首功七人
共分之割首之人虽有照护主击刺者之责然不必其
武艺之精绝也我朝军功以首级为验要之斩贼者必
不暇取首级取首级者必非斩贼之人兵家偾事往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5a 页 WYG0728-0429c.png
坐此狼兵是法可以为用兵者之要诀不可谓为管见
而不之师也二游击仅有统领狼兵之名而无生杀狼
兵之权盖狼兵所服者其土官土目而已故军门以簿
二扇分给二游击令其纪载不用命者以俟归日听军
门治之实不得已而存此体式也狼兵寓此不服水土
溽暑大众相聚往往病疫议者欲查泰州王道士拯盐
场疫疠之法以百金购苍术行之亦竟不果狼兵凡历
一十八郡每兵遇府给米五升鱼盐各二觔柴十觔准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5b 页 WYG0728-0429d.png
牛肉银二分准酒银二釐其土目每人猪一口准银七
钱瓦氏与二孙加银三钱抚按所犒花红银牌之类亦
止及于头目而兵众不与也兵发梧州至南雄郡凡十
五站有司乃以三板船六百艘送之越赣州复下船亦
用三板船六百艘送至南昌易大赣船四百馀艘送至
京口京口以东偶缘水涸人怀丹阳休息之愿适丹阳
开河县尹避而不出居民又闭门不纳兵愤因而抢掠
随步至奔牛镇常州以民船接之送至嘉兴此行各县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6a 页 WYG0728-0430a.png
船皆会总于府府每船给银一钱即发故沿途并免留
难亦不闻侵夺惟供应鱼米酒银之类头目或减尅之
狼兵性贪淫徒劫于其主威饮恨从戎识者已知其必
难成功是役也阮主政大得狼兵之心所过之地亦无
不感其惠者陈兵宪随地顿兵而不轻进人或訾之迄
今海滨未得良将言官交荐贵州总兵沈希夷智勇绝
伦且有家兵二千可恃又云四川名将何卿俱未试也
张司马委蒙主政募兵于滨州以閒住都司张国威统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6b 页 WYG0728-0430b.png
之其数虽有一千四百馀人闻皆流落亡赖之徒身银
且各费三两矣此客兵之最下者与山东处邳所募相
伯仲也
糜费巨万远事徵兵岂得已哉以我兵不足恃故也然
岛寇犯顺兵力即不支矣万一四方多事岂尽取必于
荆麻狼淄之戍乎寇未灭而客兵之凭陵者已数数见
若以徵调之费练土著之兵岂无秦楚勇悍燕赵忼慨
亦奚俟于徵云是故调兵者权宜也练兵者久计耳当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7a 页 WYG0728-0430c.png
事者不可以不审(若曾再识/)
   僧兵首捷记
国家承平日久民不习兵东南文物之地武备尤弛嘉
靖癸丑春倭人猾夏我祖宗之制非奏请不得擅动军
旅有司仓皇不及以闻权起民兵禦之苏松海滨倭寇
不盈二百人挥刀迅捷小民畏怯遇之辄败而走如是
者三十七阵矣操江都御史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
嗣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僧一阵始前此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7b 页 WYG0728-0430d.png
五越月所未见也先是倭寇首陷黄陂杭郡守孙公欲
预备而无兵与都督万鹿园养僧二百人于昭庆寺三
司戏鹿园曰僧何能也而隆重之乎鹿园述文事武备
僧若干人三司欲赌酒为试鹿园遂设席于涌金门三
司既集暗置教师八人促鹿园召高僧一人敌之鹿园
请孤舟孤舟不知其何说也扬扬而来八教师从傍跃
出各持棍乱击孤舟孤舟一无所备以偏衫袖却棍一
棍为袖所裹信手夺之反击八人八人应棍而倒三司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8a 页 WYG0728-0431a.png
击节叹赏孤舟直攻上堂排仆燕席大呼曰公等何雠
令人计杀我耶鹿园语之故孤舟乃已自是客僧大为
三司所钦倭寇犯杭城杭城闭倭屯鲊山三司领僧兵
四十人禦之其将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尔
时天员尚未出也天真等交兵大破倭寇倭寇走袭上
海太仓蔡公驻节吾苏闻僧兵名遣千户王茂生员盛之
化持金币往聘之杭城方戒严莫肯与鹿园在西山中
得蔡公书无以为谢使人请月空等十八僧出城三司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8b 页 WYG0728-0431b.png
以此十八僧者原非禦寇四十人之列也遂纵之鹿园
与月空曰尔之之都院也宜述僧兵众寡不敌之故缴
其礼币而善辞之脱有不允即荐少林僧天员为将天
员现讲楞严经于天池山中乃将材也尔等属之可以
当倭月空至吴门蔡公见而拜之月空辞不获遂荐天
员天员以是就聘出山乃五月十日也蔡公馆之于瑞
光寺与月空同处天员招选四方僧八十四人拟立将
领杭僧以其原在吴地有子民之义月空自杭来乃客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9a 页 WYG0728-0431c.png
也宜让为将天员曰吾乃真少林也尔有何所长而欲
出吾上乎十八僧自推八人愿与天员较技八人蓦以
拳拳天员天员时立露台八僧自墀下历阶而上天员
见之即以拳挥却不得上八僧走绕殿后持刀从殿门
出斫天员天员急取殿门长闩横击之众力不得近反
为天员所击月空降气求免十八僧遂伏地称服焉左
右驰报蔡公蔡公亲至寺谓天员曰闻汝骁勇果能以
灭倭自任乎应曰诺面令竞试武艺天员复以寡胜众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69b 页 WYG0728-0431d.png
蔡公大奇之遂批牌语云月空领杭州僧兵一十八名
天员领苏州僧兵八十四名恊力征𠞰盖重鹿园而存
体面又半息其争也天员遂于五月二十一日从苏州
起兵二十六日至松江又选蛇山兵一十八名与月空
合为一枝共一百二十人劄营于普照寺密雇皮工造
皮甲竹工造毛竹甲皮甲在内竹甲在外铁工造钢叉
二十四把钩鎗二十四把铁棍一十二条密与松江府
取靛青佩诸身畔封固刹门分为十营定派兵器而演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0a 页 WYG0728-0432a.png
习之六月初四日发兵至闵行镇蔡公牌仰僧兵为前
哨初八日至新场镇次日至南汇嘴中后所劄营初十
日遣骑往六团巡哨闻有贼百馀人在焉奋力追击贼
惧而逸止存母子船五只钻木取火烧去其三以绝巢
穴馀二只亦为风浪所粉十一日黎明天员与指挥朱
某方议往八团迎贼留提管僧无极等于六团下营会
韩都司玺委朱指挥往八团巡哨朱遂先至八团被贼
杀伤部兵二十九人时六合知县董邦政兵先被贼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0b 页 WYG0728-0432b.png
者亦四十人矣是晚僧兵至八团驻监生乔镗庄有杨
指挥樊指挥者先在庄前劄营天员令其入内自以兵
捍贼于外贼使人觇僧多寡庄人谓之曰其数吾不能
知但知其煮粥米一石每人分啜二碗而已贼闻之即
走次日哨探贼在二团三团天员乃引兵南还至一团
之翁家港遇敌已申时矣天员曰天未晚犹可战也率
僧兵二十五骑前哨众兵继之倭贼登屋瞭望者二人
天员率诸哨骑为先锋月空等排阵于后见贼下屋天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1a 页 WYG0728-0432c.png
员心觉其设伏即冲前堵杀不容埋伏贼忙迫换计裹
衣包为八扛饵我兵天员下令曰如有抢倭财物妨误
大事者斩众骑不敢有所取月空无极横列阵为长蛇
之形韩都司王守备等继其后相离约百馀步阵法两
人持长鎗夹一钩鎗手于其内稍退一步钩鎗之傍长
鎗之后铁棍砍刀相间而列弓弩火器左右参错阵形
既定各噙靛花一丸于口倭贼见僧兵列阵度不能伏
其头目称赵大王者即举扇招贼归战诸贼扯去衣袖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1b 页 WYG0728-0432d.png
及内外襟令人舁一板门西向植地以鎗支定二善弩
者夹门隐身而立二小倭递箭于傍贼酋四十人俱衣
绿排为一字形当其先馀六十人俱衣绯列于左右各
持兵笼仰天而揖揖毕令刀手驱所掳民抬前所裹衣
包八扛撒地而走僧兵知其为无用之人不之迎也亦
莫敢越垒而趋利焉天员引骑兵左右闪开诱贼前进
贼先发矢僧兵亦发矢天员传令停射交锋无极摧阵
呼伽蓝三声大喊杀杀长鎗手奋勇前戮贼舞刀乱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2a 页 WYG0728-0433a.png
钩鎗手随长鎗而进从隙钩贼之足箭手发射铁棍随
钩鎗而进击死钩倒之贼刀手继之贼一面欲支长鎗
又欲却箭不虞钩蛇循地而至不能更顾其足也僧兵
临战暗约以靛青涂面贼见青脸红布蒙头疑为神兵
胆已褫落战时左右弓弩火器齐发天员引骑兵绕出
贼后韩都司家兵与铳箭手三四十人随之围贼于中
贼大败斩首四十馀级贼舍死溃围骑兵开一角纵之
走匿王氏屋中僧兵围之以火攻贼贼穿壁而逸半陷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2b 页 WYG0728-0433b.png
入靛坑中长鎗手刺杀之仅存二十馀人逃入老营合
守营者共五十馀人僧兵攻之急一倭妇出走乃赵大
王妻也僧有名某者骁勇绝伦持铁棍踰堑沟击杀之
时已昏黑不能战遂收兵而还行若干里至中前所劄
营贼戴夜奔柘林杀一巡检二弓兵即如金山十四日
天员等坚壁不出调养刀箭所伤更选壮僧七十馀人
合韩都司家兵张忠等三十馀人更为征𠞰之计是日
也韩都司等官悉至营来谢而以银牌称贺焉十五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3a 页 WYG0728-0433c.png
日天员复引兵至金山贼逃往嘉兴之白沙滩潜住王
家庄十六日僧兵追及之适汤总兵兵亦至相合火攻
贼死二十馀人出亡被杀者复二十馀人凡翁家港逃
贼与老营之贼至是𠞰灭无遗矣二十一日天员复率
兵在八团等处搜逻一日而还初蔡都宪牌云僧兵骁
勇不以首级论功天员据此节制其众不许违犯宪语
韩都司见僧兵数寡常恐恐然在阵后半里大呼众
兵接援故一时被害不过了心彻堂一峰真元四僧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3b 页 WYG0728-0433d.png
已僧兵之成韩都司恊相之力盖不可诬也夫今之武
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焉其次为伏牛要之伏牛诸僧亦
因欲禦矿徒而学于少林者耳其次为五台五台之传
本之杨氏世所传杨家鎗是也之三者刹数百其僧亿
万内而盗贼外而蛮貊朝廷下征调之命蔑不胜者然
观于翁家港之捷天员智谋纪律有古名将之风不特
技艺之绝人而已予尝过而访之天员适与高僧翻阅
藏经三千而遍其书有经有论有律三才之理靡所不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4a 页 WYG0728-0434a.png
载用兵之诀间见而杂出非心閒气定不能从容䌷绎
天员学有渊源宜其用武临戎而变化不穷大与少林
增光未必少林之武僧一一如天员之胸襟也吾儒讲
法圣言精忠为国倘不鄙夷其技而兼通之师尚父孔
明有不能跂也乎
   公赏罚论
(若曾/)按向来诸公所论皆赏罚之常格未尽其妙也何
也今之卫所官乃纨绮子弟而已矣武艺且多不谙况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4b 页 WYG0728-0434b.png
肯捐躯建功业乎卫所军馀世平日久不经训练一旦
临敌无技能可恃胆寒气怯非败即走以是常格赏罚
待之岂能煅炼淬励而得良将劲兵乎夫赏罚者荣辱
之谓也大而官爵之命小而言语之褒皆谓之荣重而
斩刖之刑轻而斥詈之及皆谓之辱施恩而可测者非
荣也惟施不测之恩人方以为恩而知所劝耳施威而
可测者非威也惟施不测之威人方以为威而知所惩
耳故有今日为行伍而明日拔之为将领者有侵晨在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5a 页 WYG0728-0434c.png
人上而薄暮降之为役卒者褒贬予夺大公无我颠倒
豪杰莫知端倪则人孰肯甘处其辱而不思所以自奋
哉周礼爵以驭其贵禄以驭其富正此意也在上者能
测乎此则激惰为勤转弱为强不必用卫所之官而民
间自有良将可选不必调湖粤之兵而乡闾自有勇夫
可练矣
   勒功三誓
自倭患之作也吴人论功有三屈焉(若曾/)辨而伸之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5b 页 WYG0728-0434d.png
三誓焉何言乎三也乙卯之秋海贼五十三人自浙东
而杭严而南都而毗陵以至于苏为提督都御史曹公
所灭或论之曰贼数不多未足为大捷也愚谓不然盖
此五十三人者使其皆常贼也则所计止于五十三级
其捷诚小矣以(若曾/)观之猾而有谋勇而善斗殆贼中
之精选非常贼也其所经历八郡转战三千馀里凡
人材物力地形靡不了然于胸中不杀人不掠财不奸
妇女周流深入此其志讵可测耶夫曹公不过一提督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6a 页 WYG0728-0435a.png
耳其所提之兵孰与南都四十八卫之多所运之谋孰
与南都府部操巡之众贼过南都兵败城阖莫之能格
自非曹公忠义感人纪律严肃刻期𠞰除则将归于海
滨老巢矣当是时徐海拥众十万若以归贼分为头目
分统贼徒五十三支分道而进苏松常镇杭嘉湖七郡
一十八县无处不放火劫杀则将各救城池不暇各上
司兵隔绝而不相援乡村之民无可逃生非死则胁从
矣七郡地方岂不岌岌乎其危哉七郡危则南都亦大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6b 页 WYG0728-0435b.png
震摇今皆无之实由曹公歼此五十三人之力也歼此
五十三人而后贼不敢渺视内地轻率而入是捷也不
惟小民造福而于朝廷兵马钱榖所省讵可量哉今制
斩首级者计功升赏斩真贼首者别论曹公所斩似当
以贼首律之而不当视为常贼曹公所斩之数似当以
千万人拟之而不当拘其为五十三人也昔吴民感恩
之深尝欲创生祠以报之后乃为督察赵甬江所忌不
惟不举其功而且以他事劾之而去岂非天地间一大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7a 页 WYG0728-0435c.png
屈哉使操觚者而含糊焉则为欺朝廷上帝矣(若曾/)
所以誓而欲辩者此其一也己未之夏毗陵唐公顺之
捧敕至吴经历海上倭至不得登劫屯兵于三沙公帅
兵围之贼走江北为李中丞所灭或论之曰六月兴师
劳民费财不能捣巢而纵之走未见唐公之能也愚谓
不然夫倭舶之来非一岁矣每至即登岸未有不满载
而去者若非唐公与熊兵宪亲出海洋严督将士孰肯
僇力驱贼于沙上哉当是时抚按巡江皆缺唐公原无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7b 页 WYG0728-0435d.png
提督之权又无可战之兵与可调之粮使他人处此必
坐省城移檄将官闪奸塞责而将官又袭故套止击
去贼不击来贼数郡生民废耕耘填沟壑如甲寅乙
卯岁矣安得贼千三四百人历三越月而但屯于一沙
不渡海不流突内地不杀人焚劫枵腹而蓦窜哉自此
失志岛倭闻之至今不敢寇吴唐公保障之功诚不小
矣新例禦贼于海洋不使登岸者虽无斩获犹叙超
格唐公积劳成疾转官而殁吴民阴受其赐反訾笑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8a 页 WYG0728-0436a.png
之岂非天地间一大屈哉使操觚者而含糊焉则为欺
朝廷欺上帝矣(若曾/)之所以誓而欲辩者此其二也癸
丑之春倭寇初至世际久熙无兵可禦操江都御史蔡
公命少林僧天员领僧兵灭之或论之曰僧异教也一
战何足道哉愚谓不然夫国家素养武臣在东南者
不少矣倭变暴作连战败三十七阵若非天员游寓天
池蔡公聘而用之则倭贼渺中国为无人我兵视倭如
雷电鬼神而不敢犯长驱深入焚戮之惨恐不俟次年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8b 页 WYG0728-0436b.png
而遍及于内地矣天员一战于翁家港再战于白沙滩
倭贼二百五十馀人斩刈无遗自时厥后我民方知倭
为可敌而兵气渐奋捷音渐多实天员一战有以倡之
也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班师后当道莫与奏功
而仅赏银牌退归山刹吴人亦无有知感者岂非天地
间一大屈哉使操觚者而含糊焉则为欺朝廷欺上
帝矣(若曾/)之所以誓而欲辩者此其三也夫曹公去任
之官也荆川已故之人也天员远方之僧也(曾/)也岂有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9a 页 WYG0728-0436c.png
为而故誉之耶天理人心唤醒于今日媢疾怨讟庶消
于将来昔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(若曾/)不佞愿效颦

   禦寇说
倭寇犯境百姓被杀死者若干人流离迁徙所在村墟
为之一空有司深关固闭任其四郊杀掠其意止欲保
全仓库城池以免罪责甚不得已纷纷抽点壮丁民快
皆素不教练之民驱之杀贼以致一人见杀千人自溃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79b 页 WYG0728-0436d.png
徒长贼威窃祖宗于辽阳山左江浙闽广沿海设立卫
所镇戍连络每年风候调发舟师出海又设都指挥一
员统领诸卫专以备倭为名今倭寇凭陵所在束手当
事者拘碍文法动以擅调官军为辞按大明律擅调官
军内一款云其暴兵猝至欲来攻袭事有警急及程途
遥远者并听从便火速调拨军马乘机𠞰捕若寇贼滋
蔓应合会捕者邻近卫所虽非所属亦得调发策应若
不即调遣会合或不即申报上司及邻近卫所不即发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0a 页 WYG0728-0437a.png
兵策应者与擅调官军罪同此各卫得自调拨策应之
明文也今贼杀害人民摇动畿辅苏松内地城门经月
不开百姓危迫各卫拥兵深居坐糜国家月廪贼在近
郊不发一矢忍以百万生灵饵贼岂计之得哉夫以沿
海卫所自足备禦乃既不能把扼外海而俾之突入内
地独民兵支吾玩愒养寇及其势不可支然后请旨
动调大军是虚设沿海数百万之兵也况俟朝廷命下
动经旬月吾民餍饱豺狼之腹已久矣贼闻大军之集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0b 页 WYG0728-0437b.png
倏忽遁去虽貔貅百万怅望空波徒使百姓驿骚而已
宜遵照祖宗设立备倭之意并按大明律军政调拨
策应督令卫所将校精教练慎斥堠勤会哨俟贼之
来于海中截杀之盖贼在海中舟船火器皆不我敌又
多饥乏苟一登陆如螃蟹出筐不可禦矣务严立条
例禦贼于外海者为上功能把截海口不使登岸亦以
功论贼从某港入系某卫所汛地该弁杀无赦其有司
闭城坐视四郊之民肝脑涂地者同失守城池论庶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1a 页 WYG0728-0437c.png
知效死而贼不能犯矣
   复当道问兵务劄子
伏蒙台问用兵事宜菲材愧不足以知此姑据耳目所及
千虑一得之愚以对夫勾吴地势东濒溟渤北枕大江
中汇震泽诸湖每遇春汛倭舶乘风而来沿海一带地
方无处不可登泊此寇之自外至者也平时则盐盗出
没于三江五湖纵横联络甚至千人难于𠞰捕此寇之
自内作者也自昔吴中兵防不过斯二者今则不然新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1b 页 WYG0728-0437d.png
出一种凶徒昼则充兵夜则为盗坐食乎官劫掠乎民
所谓水兵是也此因设之以禦外寇而致者也医家论
病云有外因有内因有不内外因江海之寇外因也湖
泖之寇内因也皆易治也何也可以测候而预备也水
兵者不内外因也其机隐而无形其人混而无辨革之
则无以禦寇用之则反以殃民甚哉此寇之难治也愚
也清夜以思三寇虽殊一言以蔽之曰兵政不肃焉耳
请为执事详言之我国家承平日久民不习兵倭患暴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2a 页 WYG0728-0438a.png
兴微以攻守当道暂调各省客兵以应之所过残掠甚于倭
寇且供费浩繁送迎纷扰于是乎议用土兵为长策调客兵
为权宜而兵船勇夫听人投雇习以为常矣然自嘉靖三十
二年以来养兵之费不为不多民力已竭矣每遇寇至即登
岸焚劫曾不闻兵船遏之于海而不容其入港其流突也亦不
闻勇夫遏之于陆而不容其越境哀哉斯民何辜而出赋税以养
之乎间或参用客兵客兵抄暴亦不闻土兵出分毫之力为
民捍庇所以然者非客兵敢于肆虐乃因眇视我兵必不能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2b 页 WYG0728-0438b.png
制故也我兵亦非故欲纵倭乃因战阵无勇自量必不
能敌故也今日土兵之为寇亦惟窥破其党为当时所
倚仗故束縳之稍严则激变之祸起其所由来者渐矣
吁要之皆由于兵政不肃焉耳所谓兵政不肃者其凡
有六一曰不择将领二曰不慎选募三曰不谙训练四
曰不明赏罚五曰不惜财用六曰不覈图籍
何谓择将领将者三军之司命也今之武职生于豢养
或徒事翰墨而不闲武略或徒读父书而未履战阵四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3a 页 WYG0728-0438c.png
方召募之人其间反有谋勇过人者以是将而统之谁
肯心服而效死乎此将之不能成功其故一也近年当
道尝奏调各处名将来此统兵风气未宜地利未知意
气未孚号令未信此将之不能成功其故二也自古国
家用兵常乏将材民间盗起多是豪杰愚以为选将之
法何必拘泥故常但当就所练士卒之中合数十人而
校之是为一队其谋勇技艺孰为一队之所推服即拔
之以为队长合三队而校之是为一总其谋勇技艺孰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3b 页 WYG0728-0438d.png
为一总之所推服即拔之以为百长合三总而校之是
为一营其谋勇技艺孰为一营之所推服则拔之以为
千总为头目者果能服众志于平时则教艺而必听从
临阵而必奉令手足捍卫之义自著矣昔宋欧阳修云
每百人团为一队教其技精而最勇者百人之中必有
一人得之以为裨将合十裨将而教之又于其中择有
见识知通变者十人之中必有一人得之以为大将此
一人之智勇乃万人之选也推行是说拊髀之思不亦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4a 页 WYG0728-0439a.png
可息乎其在武臣中有曾立战功及休致缘事应袭舍
馀而勇略出众堪为将领者执事甄而拔之驾而驭之
扰而习之统民兵备攻守庶几所得皆是真才何患敌
忾之弗克祸变之弗靖哉
何谓慎选募今之论禦寇者有四曰动官兵曰调客兵
曰练乡兵曰募土著之兵愚以为募土著之兵可也馀
三者皆不可也何也我国家养军二百馀年徒费粮饷
而已平时既多役占而不勤以兵法遇变又恐碍法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4b 页 WYG0728-0439b.png
不敢以擅动逃亡不胜其众多跋扈有难于制驭此军
旅之不可恃一也迩年倭变歘生无以禦之尝调客兵
矣然山东兵调矣而无救于败狼广兵调矣而无救于
败蕃土兵又调矣而无救于败其性骄悍不受吾之约
束所遇残虐莫能禦之况望其为我出死力以杀敌
乎此客兵之不可恃二也欲练乡兵须处钱粮今之钱
粮甚难区处将欲使民自备欤则民因贫而投兵岂能
自备乎将欲官给之欤则凡民之无依者尽起而赴募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5a 页 WYG0728-0439c.png
何以应之将欲验田均派欤则恐其始倩勇夫以充役
后用家丁之无能者以抽代人且不常安能训成武艺
哉况防春正值农忙废田事而团结不可也乡兵各保
其乡调用之于他处不乐也故团结之兵仅可谕以共
保室家小警则虚张声势以幸贼之不来大警则预收
敛免受祸之太惨如斯而已自古迄今未闻以之而禦
外裔者此乡兵之不可恃三也夫惟募兵一事执利权
以囿民所募勇夫凭吾选择人人精壮可用若移调客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5b 页 WYG0728-0439d.png
兵与实军伍之费而费之于募勇敢为益不既多乎然
自甲寅岁后勇夫水兵苏松四郡不啻万计每田一亩
加税若干以养之名曰海防养兵银其费踰百万矣曾
不闻得其捍卫之益此无他良由司选人之柄者贪污
昏昧一切滥收萍聚无籍贯之真乌合无统领之素入
彀之后虚糜廪饩聚散无稽固有昔者所进今日不知
其亡虚报册籍实在则无其人者安得不为此辈之所
玩操戈而反攻哉以愚测之远募不如近募募多不如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6a 页 WYG0728-0440a.png
募精何也本处报选则其家在是而所获工食便于归
寄防春之暇便于归耕其人善恶便于保结召之则聚
散之则归然须不限名数如收钱之法日积青蚨几文
驯至一贯又须各令队长自择本队孰有勇力孰长技
艺选其忠良汰其奸懦夫惟将知将惟兵知兵岂有为
一队长而不能精择数人者乎遇其胜负非为稽其举
主一体赏罚夫然后募得其人也若四方泛募则水土
不服道途盘费有身家者不肯应募而应募者多无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6b 页 WYG0728-0440b.png
棍滑之徒其志不在于战而在于掳不在于受约束而
在于逃故募兵可也远募与滥募不可也或者曰兵之
强弱惟系得人与不得人齐桓公用一管仲行内政寓
军令之法遂霸天下今若有人能仿其义于保甲法中
抽选且如每甲中一家出丁九家不出丁者出银津贴
则不患无兵与饷矣就其中更选一班精锐专一听调
谓之游兵岂不攻守皆有备乎
何谓谙训练所谓练者非但执旗列阵于教场演兵器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7a 页 WYG0728-0440c.png
之花巧阅进退之虚文而已其要莫先于练心其法莫
先于节制节者如竹节之节节节而制之分数欲明头
目欲众威令欲信情意欲孚出入登涉聚散坐卧驭之
皆有成法使其心志耳目齐一而不乱转弱以为强至
临敌时即以所习者用之是之谓操一日有一日之效
熟一件有一件之利岂非常立于不败之地哉若平日
之操法如此临阵之战法又如此彼选兵者非练兵之
人练兵者非领兵之人虽训千百年何用哉如愚见须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7b 页 WYG0728-0440d.png
于曾经战阵曾立战功之官择其中之最者以为将帅
始而募士中而练兵终而涖战皆责诸其人仍分水兵
陆兵而定夫训练之法其训练陆兵也须于客兵之中选技
艺之尤者各数人厚其工食俾教所募之兵以一教十以十教
百以百教千以千教万不半年而民兵即客兵矣故曰
募兵战不若募兵教与其徒费财以募夫不教之民孰
若移其募战卒者而费之于募教师乎为将帅者更须
立为定期每几日至教场齐以分合进退之法重以信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8a 页 WYG0728-0441a.png
赏必罚之权每十人中拔取一人以为冲锋如是而陆
战岂有不胜者哉其在水兵则不然有可操者有不可
操者沙船艟苍山八桨等船皆可操者也广福大船
乃不可操者也何也海中以风潮为主水操之法欲进
则进欲退则退欲转折则转折回翔如飞横风斗风皆
能调戗者惟沙船也其次则苍山艟之类帆橹兼用
亦可操演若广船福船皆不设橹所恃者帆耳其船重
大顺风而往逆风即不可回乘潮而往逆潮即不可回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8b 页 WYG0728-0441b.png
进退转折皆非所便也将欲操之于内港欤则又港形
甚狭潮势甚迅兵船操者甚多大船顺风其迅如矢向
前冲击舟遇即碎故断断不可行惟募舵工得人则夺
上风施火器或迎而犁或尾而追或合而围或横而冲
总副参游注意遴选赏罚则可耳然广福浙之舵工常
欲卖阵用之则恐其致误不用则无以驾使须以原船
水手与太仓崇明沙民相杂演习能者渐多则原船水
手可以渐减全能自驾则广福浙人可以全革如是而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9a 页 WYG0728-0441c.png
海战岂有不胜者哉
何谓明赏罚从来立功止击归贼不击来贼从来论功
止问首级不问冲锋其用罚也闪奸躲避者不治临阵
逃脱者不治坐视不应援者不治或过时而赏与无赏
同后时而罚与无罚同亦有过时而不赏后事而不罚
者何以一人心而作士气乎盖海中击来船与去船不
同去者贼气已惰贼资已满击之颇易人亦乐于击之
然杀一贼止于一贼而已来者贼气方锐贼舟尚空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89b 页 WYG0728-0441d.png
不乐于击击之亦难若杀贼一人不知良民之保全者
若干人也此赏格之当明一也两军格斗手眼瞬息不
得差迟何暇割首使其割首则不能再战而为敌所乘
为后军所争夺死矣故首级非贼大败奔远必不能割
而割者多不真冲锋之人必无首级而多不得赏此赏
格之当明二也向来将官畏罪每遇贼入妄称追逐其
实不敢近贼贼之虚实亦不能知迨贼出境又捏报血
战沈死者不计焚死者不计斩获贼首一颗或二颗此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0a 页 WYG0728-0442a.png
罚典之当明一也西北二边事属武臣军法素振东南
武将无权文臣任事惟牌票文移云军法从事而已前
进者死后缩者生人何苦而冒进以自速其死也哉此
罚典之当明二也自古孤军独战未有能济城邑被围
须仗外援今各将自以其心为心不思唇亡而齿寒竹
破而瓦解此罚典之当明三也为今之计莫若申明条
例将官能使贼船不得泊岸而于海洋擒斩首级者得
叙异格各军人等所获功次亦比内地不同击归船真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0b 页 WYG0728-0442b.png
倭一级者给赏银若干击来船真倭一颗者增给赏银
若干庶水卒感服打来船者渐多而贼之登岸者自少
矣将临阵时审兵之愿冲锋者每人给与小木牌一面
使众皆知其为冲锋彼虽欲不前不可得已冲锋之兵
不许砍首级违者杖一百仍不准赏助阵兵夫方许割
首如一阵斩首级若干颗该赏银若干两以七分给冲
锋兵二分给助阵割首之兵一分验被伤者给之则不
致争功而人皆思奋矣其报称追敌者务要从实征剿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1a 页 WYG0728-0442c.png
如果贼势猖獗寡弱不支径许声说以为别图若穷追
累月不闻一战至贼去而欺罔观听者其罪与退缩同
则可以破夫躲闪之故态矣今之兵夫望敌而走由在
上者不知握机故也握机之法用三九之数以八人为
一队队长统之三队为一总百长统之三总为一营千
总统之九军为一哨把总统之其始也兵士如何而择
乎令每队长择兵士八人取其结状保此八兵士临阵
不走若走一人则队长杀无赦若队长当前而死八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1b 页 WYG0728-0442d.png
不救则八人皆杀焉队长又如何而择乎每百长择队
长三人取其结状保此三队长临阵不走若走一队长
则百长杀无赦三队长若弃百长而不救其死也三队
长亦皆杀焉其千总之择百长三人也把总之择千总
三人也法亦如之则进前杀贼者未必至死而退后之
被杀也其死为必然孰敢有一人之不向前者乎此平
日所定之法也其在临阵须施不测之令以何队为先
锋何队为两翼后援先锋为正两翼后援为副先锋若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2a 页 WYG0728-0443a.png
欲退走两翼后援三队之长各叱其兵士杀之先锋一
队果能逃乎先锋若全队覆没则两翼后援责有所
不能辞亦皆死矣两翼后援继先锋而为正兵与别队
补充奇兵亦如之或战酣而胜负未决吾令何队往替
先锋先锋抽回或敌冲吾胁敌击吾尾皆以触处为头
为正两邻为翼为奇大约兵三千人分为六营每营五百人
服饰以青黄赤白黑蓝为辨每营用一人持本色旗与
千总为一处其千总所属于本色之中自为识别焉如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2b 页 WYG0728-0443b.png
青衣而加黄裙赤裙之类百总所属又自立辨于本色
之中如青衣黄裙而加青团花赤团花之类吾所望者
何色旗官兵失机擒其千总千总又于此号色中辨认
何裙百长又于号裙中辨认何色何花各期自免于死
庶功罪明而赏罚当兵士无不用命者矣至于人心之
涣散者又如何而联属乎如愚见似宜于分定诸将之
中常以一支当敌一支休息更番迭进以逸而代劳相
恤互援以饱而代饥俾战者不至疲乏馀者不能规避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3a 页 WYG0728-0443c.png
其在城邑也则攻一省而诸郡救之攻一郡而诸邑救
之攻一邑而邻邑救之所谓救者非必撤居守之兵以
赴之也领游兵者各提其轻锐使贼腹背受敌惊溃而
莫支也若当救而坐视则一体坐以失机之罪如是则
相扶者众而气势雄伟贼岂有不严惮者乎
何谓惜财用汰冗兵是也盖兵不贵多而贵精苟精矣
则一可以当十十可以当百百可以当千千可以当万
苟为不精则召募虽勤食用虽广田赋虽多徒竭民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3b 页 WYG0728-0443d.png
之膏血耳吁何益哉今之议者皆以无食为忧愚考苏
松四郡现在水兵若干陆兵若干每岁该给工食若干
此其费不可谓不多矣若犹以无食为辞则此项所费
者非食乎夫三代而上兵农不分无养兵之费养兵自
宋朝始故宋立国之初即愁贫乏我朝国用之所以常
不足者亦因养兵之故也孙子曰行师十万日费千金
国家养兵二百馀年不论有事无事岁费额粮四百
馀万石是无一日而不可行师也天地之生财有限小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4a 页 WYG0728-0444a.png
民之膏血堪怜为无益之冗费若此不亦可惜也哉然
国初用军以战虽费犹之可也向来漕卒役占逃亡三
者缺伍太多民壮弓兵不习武艺倭变以来并未尝用
官兵以战所用者另雇勇夫水兵而已官兵虽不用而
粮额如故身银如故此其可惜为何如也夫勇夫水兵
之工食非取诸官也每已米一石加编海防养兵银若
干以雇之也民出田赋以雇之望其庇患焉耳若不加
训练雇之何用哉故一日不练则一日虚费银几百两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4b 页 WYG0728-0444b.png
不可谓一日为无伤也一月不练则一月虚费银几万
两不可谓一月为不多也况倭变已经十年而所募之
勇夫水兵犹望敌即走海防养兵之银出犹不出此其
可惜又何如也况为兵者不惟不能捕盗而反为盗海
防养兵之银不如不出之为愈此其可惜又何如也辗
转思之真可痛心兹欲罢兵而息民欤则恐寇至无备
内变将作遽罢不可也将欲减兵以就食欤则恐一兵
之革一盗之增轻减不可也如愚见须寓汰兵之法于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5a 页 WYG0728-0444c.png
选兵之中按籍而审之老者勿用幼者勿用残疾者勿
用懦弱者勿用蠢而呆者勿用不通一技艺者勿用唱
名不在者勿用如是则其所汰者必将半矣由是于其
所留之中甄而别之除愿为间谍及走探外其馀派定
队伍先锋为一等助阵为一等孰为铳手孰为箭手孰
为鎗手孰为牌手孰为刀手各取其本队甘结保此一
队不更为盗更取其邻队伍相甘结如有一队为盗者
连坐更取各兵歇家甘结如所歇之人为盗者以知情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5b 页 WYG0728-0444d.png
论昼则分派各教师训习武艺三六九日领兵官集至
教场操演夜则置签飞闸几队以验各在歇家否不在
者究其去向责其队长与房主人其于水兵也亦仿是
法而钤束之如是则不惟不敢为盗亦无暇于为盗矣
夫其所汰者既皆不堪用之人而其所留者又实加训
练无暇于为盗则兵皆精兵费非虚费矣况以其所汰
者之工食而加厚于所练之兵则兵皆心醉于我而汰
卒纵欲为叛吾之兵力岂不足以制之乎可见兵不必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6a 页 WYG0728-0445a.png
忧其寡食不必忧其乏盗不必忧其兴惟在于精选而
实练耳精选而实练则于制外内之寇也何有
何谓覈图籍夫兵难遥度阵无定形其奇正分合全视
地利之所值如何而相机决策于呼吸之际此兵家之
至妙亦兵家之至要者也向来上官多忽乎此虽曰移
檄州县画图贴说而所画之图惟凭画工仍袭虚套所
贴之说亦非知兵者所填并不堪用故倭寇入境掳吾
民为乡𨗳往来甚便而我兵反不识地里虽败走者亦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6b 页 WYG0728-0445b.png
不知去向况能设伏与搜伏乎为今之计须重哨探人
役每县精选伶俐乖觉者数人分任信地优其工食乘
此无事之时令各画地图详注水陆道路如倭船至海
滨某处登泊此处陆路有几由某路可至某州由某路
可至某县孰为正路孰为间路其间经过村落桥梁险阨
里数二详注遇警飞报入内但观其登泊之处即一面发
牌严谕此处诸路将领协力守禦若一枝当敌而邻近
将领不从间道应援夹击者以失机论仍须计论时刻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7a 页 WYG0728-0445c.png
以查应援迟速若贼过而邻兵方至者亦以失机论一
面遣别将提游兵击贼哨报人役勤报贼情不误者分
与首级论以上功如是则贼之举动吾皆得而预知而
用奇设伏领兵官不能躲闪而坏吾之成算矣
   与当道论积米
窃惟岁际凶荒五榖价昂万一寇盗猝至阖城穷民内
乱势所必有况富室闭籴保无生劫夺之萌乎及今价
未太昂若不积米将来城池难守谁司其责顾欲积米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7b 页 WYG0728-0445d.png
苦于无银擅动官帑是为危策二者皆有祸焉甚非愚
之所敢言也如愚见似宜多方会议处银十馀万两积
米十五万石专为备荒(每人给米一石可济十五/万人三月馀口食之用)如其
无处措置宜借留金花银之类十馀万两籴大户米贮
之仓廒明年世平则以米易银或还乎大户(常年米价/冬贱夏贵)
(贱时籴之贵时/还之其所乐也)或贬价官粜期不亏乎原银之数世乱
则以米散于百姓免其劫夺而以身待罪于朝甘伏矫
制之诛朝廷岂不矜原而赐宥耶又世虽平治民若绝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8a 页 WYG0728-0446a.png
食饿莩满野亦宜如前矫制请罪以一身之祸博蒸民
之生留取此心照耀青史视夫萧墙内变祸乱不测悔
之无益其得失大相径庭也惟执事加之意焉
   论东南水利一
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尔雅吴越之间有具区盖镇
常苏湖七郡之地中含太湖而东渐于海上受杭睦宣
歙天目诸山之水下自三江泄焉自汉以来咸获其利
盖古人顺治之道必观其源以溯其委上筑溧阳之间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8b 页 WYG0728-0446b.png
分水银林五堰以节其流而使发源之水得以西决于
芜湖下疏三江而使积集之水得以东决于涨海故自
吴江底华亭青龙合于三江之水虽有二百八十里之
遥而上流既迅大海之潮沙不得以障之也其势恶得
不平乎夫何唐末商贩簿木由宣歙以至两浙乃病五
堰艰阻绐官中废则金陵九阳数郡之水不西入于芜
湖而东入于震泽矣至宋庆历间李禹卿又堤太湖四
十里为漕而中截之使湖水不得以东下是五堰既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9a 页 WYG0728-0446c.png
则来者愈迅湖堤既锢则去者复缓其势又恶得不为
蔽乎由是三江之水上不受湖流之冲而下有潮沙之
壅于此亦蔽矣单锷尝言之自五堰以至湖堤犹之一
身也五堰则首也荆溪则咽喉也百渎则心也震泽则
腹也傍通太湖之众渎则脉络诸窍吴江则足也今上
废五堰之固下有江岸之阻是桎其手足塞其众窍以
沃其口沃而不已则腹满而中绝矣其后吴执中郏侨
类皆言之而当时执政漫不知检遂使江口为豪强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99b 页 WYG0728-0446d.png
业江尾为茭芦之区淤田村落无虑数计湖日涌而
江日废渐为不世之患矣我朝永乐间夏公原吉以善
言水利得莅兹土一时亦称底绩惜其不念厥本而徒
自昆山开夏驾里掣吴淞以达刘家河而泄吴江北去
之水自华亭开黄浦掣三泖以达范家浜而泄吴江南
去之水至于湖堤之痼则漫不加意正统间巡抚周公
忱修复三江又以湖沙垦辟成田因循不举孰知湖堤
不去终非利𨗳之原三江不复终非底定之本哉为今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0a 页 WYG0728-0447a.png
之计五堰之复于正德者修其成可也其下委之势当
自吴江以决其堤自堤以决三江之壅使由华亭青龙
顾会诸浦以达于海其他疏浅之处若宜兴之百渎吕
城之三堰昆山之至和塘咸复故道则水何患其不治

   论东南水利二
东南水利若天目若荆溪百渎非上源之水会归于太
湖者乎若三江若泖淀非分注之水朝宗于东海者乎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0b 页 WYG0728-0447b.png
今上源诸水合矣夏秋之际霪霖之水集矣所谓尾闾
泄之者则三江也自白茆塞而北流之水无所归自娄
江浅吴淞淤而东流之水无所入若松江则循槜李以
入黄浦而南流之水又迁远而不得直达经流如此而
支流陈淀三泖与黄浦合流东注宁能泄上流之百川
乎吴淞江为经流中之经流甪直三叉之间占利而江
身逼窄可勿议乎宋家渡口淤塞告垫可勿浚乎深之
广之而支流合汇东下则水之势可杀其五新洋江为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1a 页 WYG0728-0447c.png
支流中之突流南引吴淞之水分流以达娄江西引昆
城湖之水合注以入娄江刘河口淤沙随潮荡涤畅其
顺下之性水之势可杀其三白茆河为经流中之旁流
阳城巴城湖诸水引之各径东行开而泄之则水之势
可杀其二如是则上流汇而下流泄而诸溪百渎之水
皆得安行矣经流畅而支流行而南北东西之水咸率
故道矣
   论东南积储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1b 页 WYG0728-0447d.png
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天下惟积储为至要而论积
储于东南为尤要我国家财赋取给东南者什倍他处
故天下惟东南民力最竭而东南之民又惟有田者最
苦平居每以赋役繁重视田产如赘疣思欲脱去而为
逃亡者大半矧水旱不时土地荒芜榖愈少而民愈困
闾阎糊口无策弱者必转死沟壑强者必群聚为盗不
可不早为之计也及今宜仿古常平仓之意于秋成之
后行令各府州县动支正项银收籴米榖比市价二十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2a 页 WYG0728-0448a.png
分内稍增一分雇运入城贮之仓廒如无空仓则寄贮
空寺院次年夏米乏时比市价十分之内稍减一分粜
之专委贤能官一员司其出入夫此事一行有六利焉
米价不壅农人不伤一也城中充实猝有不虞可恃以
守二也米价常平饥民得食不驱为盗三也耕种无资
稍给与之秋收可望新陈相接谋食之源不绝四也十
分灾伤开仓赈散民命可全五也冬米必贱夏米必贵
增价犹贱减价犹贵羡入亦多六也此东南今日之急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2b 页 WYG0728-0448b.png
务宜令各府州县早为预备使民有恃赖将来田辟榖
丰乐输公赋所以足国裕民者在是矣以之安内攘外
何求弗获哉
   苏松浮赋议
书曰淮海惟扬州厥田惟下下苏松古扬州之域东濒
于海控带三江环距震泽水多而土淖故田为第九等
而下下也而今日赋额之重惟苏松为最愚不能无议
焉按大禹时则壤成赋定以九等厥赋惟下上上错盖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3a 页 WYG0728-0448c.png
第七等杂出第六等也三代井田之制不可复论自秦
而降率皆计亩而税汉时三十而税一由晋迄唐增减
不一要不过以升合计宋代更定江浙税法每亩不盈
一斗其时苏州府额徵米三十馀万石松江府额徵米
二十馀万石载诸史乘可考而知也元初沿宋之制迨
延祐间加增无艺苏州府多至八十万石松江府多至
七十万石张士诚窃据江南恣意诛求又加苏州府额
二十万石而民鲜有应者我太祖高皇帝乘乾御宇定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3b 页 WYG0728-0448d.png
天下田赋官田起科每亩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每亩三
升三合五勺芦地每亩五合三勺四抄草塌地每亩三
合一勺嗣因张士诚负固坚守苏松久攻不下怒民附
寇遂没豪家徵租私簿准作税额一时增加有一亩徵
粮至七斗以上者于是苏州府共计二百八十馀万石
松江府共计一百三十馀万石并著令苏松人不得官
户部洪武七年知民困弗堪诏苏松嘉湖等府田如每
亩起科七斗五升者减半十三年再减苏松嘉湖四府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4a 页 WYG0728-0449a.png
重租粮额旧额亩科七斗五升至四斗四升者再减十
之二四斗三升至三斗六升者减十之一俱止徵三斗
五升为率其三斗四升以下者仍旧额建文二年下诏
曰国家有惟正之供田赋不均民不可得而治江浙赋
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税特以惩一时顽民耳岂可为
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照各处起科亩不得过
一斗田赋既均苏松人仍任户部成祖文皇帝革除后
尽反建文君之政苏松赋额遂不得终邀蠲免之恩宣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4b 页 WYG0728-0449b.png
德五年上御南斋宫宣大学士杨公士奇咨行宽恤之
政杨公奏言各处官田起科不一而祖额皆重细民困
乏苏州尤甚郡县以闻户部固执不与除豁细民多有
委弃逃徙者此当速与减除上曰所陈有益于朕有益
于民命即草敕用早颁行每亩旧例纳粮一斗至四斗
者各减十分之二四斗一升以上者各减十分之三正
统元年从巡抚周公忱之请诏令浙江嘉湖直𨽻苏松
等府官田准民田起科每亩旧额四斗一升以上者减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5a 页 WYG0728-0449c.png
作二斗七升二斗七升以上者减作二斗一斗一升至
二斗者减作一斗苏州府得减秋粮七十馀万石松江
府得减秋粮二十馀万石顾减者虽减而徵者犹重苏
州府尚存浮额二百万石松江府尚存浮额九十馀万
石今照弘治十五年会计苏州府夏税小麦五万三千
六百六十三石九斗一升一合二勺零(每石折银二钱/五分麦孰启徵)
丝绵折绢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三尺五寸七分税钞三
千二百六十七锭七百一十五文九分农桑丝折绢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5b 页 WYG0728-0449d.png
百六十七疋二丈一尺六寸一分六釐秋粮米二百三
万八千三百二十三石一斗五升一合七勺(榖熟/启徵)松江
府夏税大小麦九万二千二百五十八石六斗一升九
勺丝绵折绢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一尺五寸七分税钞
三千二百六十七锭七百一十五文九分农桑丝折绢
一百六十七疋二丈一尺六寸一分六釐秋粮米九十
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六石二斗三升二合七勺此实徵
之数也嗟嗟苏松民困极矣藉曰太祖怒吴民不即归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6a 页 WYG0728-0450a.png
附故以加赋示罚一罚至二百馀年抑亦不忍言矣间
考舆图湖广最称钜省延袤绵亘沃野千里产殖丰饶
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按赋役志湖广布政司夏税米麦
一十三万一千四百石四斗七合二勺零绢二万二千
九百八十九疋七尺七寸四分二釐九毫零农桑丝折
绢四千九百九十二疋一丈九尺九寸二分七釐零棉
花折布一十二疋二丈二尺秋粮米豆芝麻二百三万
六千一百二石一斗六升四合九勺零赁钞一百七十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6b 页 WYG0728-0450b.png
五贯八百七十一文课程苧麻折米五十七石一升五
合零棉布七百三十八疋八尺八寸综而计之每亩仅
科升合又如八闽亦称繁盛按福建布政司额徵夏税
麦七百六石五斗九升二合六勺零钞一万七百七十
八锭三贯一百七十二文五分六釐丝绵折绢二百八
十疋一丈九尺五寸五分三釐农桑丝折绢三百一十
九疋一丈二尺七寸八分零丝绵一百九十四两五钱
九分土苧六十五斤一十三两一钱六分秋粮米八十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7a 页 WYG0728-0450c.png
五万四百四十七石七斗七升四合五勺零钞二贯二
百六十四文鱼课米三万一千九百六十石六斗七升
八合综而计之亦每亩仅科升合苏松幅𢄙几百里山
陵川泽十居二三古称厥土惟涂泥常有水溢之患且
他省树艺一岁而两熟苏松二郡一岁止有一熟苟遇
凶荒未免啼饥号寒辗转沟壑乃不意苏属一州七县
之额粮反浮于全楚一十五府十六州一百七县之赋
税松属二县之正供较多于全闽八府一州五十七县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7b 页 WYG0728-0450d.png
之输将又如直𨽻所辖应天府属八县夏税大小麦一
万一千六百五十四石四斗四升五勺零丝绵折绢一
千二百一十四疋一丈六寸九分二釐八毫农桑丝折
绢一百四十三疋二尺七寸三分四釐四毫秋粮米二
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九石八斗四升七勺零凤阳府
属五州十三县夏税小麦九万九千三百五十八石七斗
七升五合八勺零税丝折绢一千三百八十疋一丈八
尺七寸五分零农桑丝折绢一千三十五疋四尺一寸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8a 页 WYG0728-0451a.png
五分秋粮米一十一万三千五百八石六斗五升九合一
勺零扬州府属三州七县夏税小麦三万九千九百二
十二石二升七合零农桑丝折绢八百四十一疋二丈
四尺农桑零丝六十四两五钱秋粮米二十万六千六
百三石八斗六升五合零租钞五千二百四贯七十一
文牛租米二石五斗淮安府属二州九县夏税小麦
二十二万八千八百七十二石二斗九升八合七勺农
桑丝折绢一千四百六十一疋一丈九尺七寸七分九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8b 页 WYG0728-0451b.png
釐秋粮米一十六万六千四百二十三石五斗八合四
勺庐州府属二州六县夏税小麦九千八百七十二石
一斗四升三合九勺零农桑丝折绢六百八十七疋一
丈三尺三分六釐零秋粮米六万六千八百三十七石
二斗一升二合零徽州府属六县夏税小麦五万一千
四百九十八石七斗一升二合一勺人丁丝折绢八千
七百七十九疋四尺三分三釐零农桑丝折绢一十五
疋一丈四尺七寸秋粮米一十二万一百三十三石八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9a 页 WYG0728-0451c.png
斗六升三合三勺宁国府属六县夏税小麦二万九千
五十二石三斗六升六合农桑丝折绢三十疋二尺农
桑零丝三十三两三钱税丝三百四十斤一十两七钱
四分二釐六毫秋粮米七万四千二百六十二石六斗
七升一合九勺池州府属六县夏税小麦六千八百二
十四石七斗五升七合八勺零税丝折绢一十五疋税
丝零丝一两一钱九分七釐农桑丝折绢一百九十八
疋农桑零丝三斤一两八钱五分秋粮米六万一千三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09b 页 WYG0728-0451d.png
百七十二石八斗九升五合八勺山租钞二百四十四
贯二百七十九文太平府属三县夏税小麦一万六千
二百七十六石五斗六升丝绵折绢一百二疋九尺六
寸四分二釐秋粮米三万三千六百三十六石七斗四
升七合一勺安庆府属六县夏税小麦一万八千九百
九石三斗七合二勺农桑丝折绢三百五十三疋二丈
九尺秋粮米三万三千六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
一勺常州府属五县夏税小麦一十五万四千三百八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0a 页
十七石一斗四升九合六勺丝绵折绢一千五百七十
三疋一丈一尺一分零麻布二千七十七疋二丈六尺
六寸五分零农桑丝折绢三百二十四疋二丈四尺六
寸秋粮米六十万六千九百五十四石三升三合三勺
租钞二十四锭四百六十五文镇江府属三县夏税小
麦五万四千九百五十八石七斗五升五合八勺丝绵
折绢二百五疋二丈八尺六寸二分零农桑丝折绢一
十三疋二丈七尺六寸三分秋粮米一十三万四千八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0b 页
百七十六石五斗七升三合合直𨽻十二府属十二州
七十八县赋额计之不及苏州一府举凤阳府属五州
十三县赋额计之不及苏州府一小县尤不平者又如
苏州府属内崇明一县每亩额徵亦仅以升合计而长
吴昆太等州县则数倍之疆域田土古今止有此数苏
松之户口非有加于前代苏松之田亩岂较增于曩时
一民之力几何一岁之入几何国家有臣邻军旅小民
亦有父母妻子也国家有朝会燕飨小民亦有冠婚丧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1a 页
祭也夏税秋粮之外加之官吏耗赠额外科派其何以
堪说者且曰苏松富饶之乡货物辐辏游玩登临日费
不赀朝廷惟正之供即多取之而不为虐不知苏松土
俗外似有馀内实不足其开张字号行铺者率皆四方
旅寓之人而非有田者也其华冠鲜服画船箫鼓遨游
于山水间者类皆商贾之徒胥吏之属及浮浪子弟倡
优仆𨽻而非有田者也其有田者为赋役所困兢兢乎
朝不保夕奚暇为经营之计游观之乐哉夫以禹贡第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1b 页
九等之田阅今而办天下第一等之赋愚所望于议减
者纵不能如唐宋旧额奈何比故元而加增三倍也抑
纵不能照他省与本省各府之最轻者同例或亦可彷
邻近郡邑如常镇二(阙/)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2a 页
 
 
 
 
 
 
 
 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2b 页
 
 
 
 
 
          为饿莩矣以数金易亩田获
利不及什百之一而性命悬于呼吸不如游手好閒之
人充一弓兵民壮可以坐糜朝廷之粮饷也充一府史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3a 页
胥徒可以刻剥闾左之脂膏也于是不敢憾君王而憾
天地曰奚生为苏松之编氓也不敢怨官长而怨父母
曰曷贻此赔累之产业也噫闾阎颠困之情形至此已
极真贾长沙所谓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昔日监
门上流民图当亦未有过此者也计臣谋国第谓江南
财赋甲于天下苏松财赋又甲于江南议减恐贻国用
不足之虞窃思职方所掌广大无外苏松版图不啻寸
帧尺幅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任土作贡尽可资军国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3b 页
之需何藉苏松二郡额外之徵况纡筹财用务求实济
无取虚名迩年以来二郡积逋动以数十万计是徒负
重敛之名而无徵输之实也朝廷屡下明诏蠲免旧赋
奈黄纸放而白纸徵上有宽贷之迹下无实惠之沾无
宁减省额徵著为令式凡有尺地寸土者咸沐浩荡之
恩令世世子孙永戴圣朝德意不忘也善乎孔子告鲁
君曰薄赋敛则人富曾子释治国平天下曰财聚则民
散财散则民聚有若之论彻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4a 页
姓不足君孰与足为人上者恭俭节用取于民有制则
民力宽裕衣食滋殖自然乐输贡赋以给公家若暴征
峻敛侵夺民利物力已绌而驱以刑威势必流离涣散
不得已而为盗贼寇劫杀伤无所不至往者海上之祸
可鉴也呜呼此岂国家之利哉所以鹿台之财钜桥之
粟商辛聚之以失民心周武散之以得天下汉魏之世
徭税至轻且频下蠲租之诏维时民安物阜而国用未
尝不充迄乎唐宋而后日加赋于民而国用未尝有馀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4b 页
杜氏通典曰家足不在于逃税国足不在于重敛逃税
则不土着而人贫重敛则多养羸而国贫大学衍义补
曰治国者不能不取于民亦不可过取于民不取乎民
则难乎其为国过取乎民亦难乎其为民善于制治保
邦者必立经常之法以为养民足国之本所谓经常之
法者禹贡所载贡赋之式而已唐陆贽奏议曰国家之
定赋税也必先道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其所取
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又曰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5a 页
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明君不厚其所资而害其所养故
必先人事而借其暇力先家给而敛其馀才借必以度
敛必以时有度则忘劳得时则易给是以官事无阙人
力不殚苟其法制或亏本末倒置但务取人以资国不
思立国以养人非独徭赋繁多夐无蠲贷至于徵收迫
促亦不矜量蚕事方兴已输缣税农功未艾遽敛榖租
上司之绳责既严下吏之威暴愈促有者急卖而耗其
半直无者求假而费其倍酬所系迟速之间不过月旬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5b 页
之异迟无所妨速亦奚益李翱平赋书曰人皆知重敛
之为可得财不知轻敛之得财愈多也盖重敛则人贫
人贫则流者不归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
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财日益匮虽欲诛暴逆而威四
裔其可得耶轻敛则人乐其生人乐其生则居者不流
而流者日来土地无荒桑柘日繁尽力耕之地有馀利
人日益富兵日益强人戴之如父母虽欲驱而去之其
可得耶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民间之积贮实国家之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6a 页
外府百姓无死亡亦国之无逋赋也百姓有馀财亦国
之有馀赋也与其取盈于国而为损下益上之谋孰若
藏富于民而为耕九馀三之计与其遇有灾䘲而为议
蠲议赈之恩孰若均定则壤而为可常可守之规曩岁
尝以刍荛之见白之大中丞定陶曹公(邦/辅)公言念及此
不禁感慨欷歔即欲缮疏入告格于军兴不果自是而
后益以寇氛驿骚东南之财赋弥竭兆姓之颠连愈甚
诚以偏重之累陈之当宁俾圣天子知苏松赤子罹困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6b 页
已极恻然动念特敕农部将二郡赋役彷佛故元旧额
兼揆各省及本省各府见徵则例下宽恤之诏以清浮
滥之弊则民间之伤痍可平行法外之仁以苏闾闬之
困则行间之士气可振行见二郡之民义足以致身勇
足以赴斗设有不虞必出死力以捍桑梓之地民尽可
为兵而不必有徵调之烦兵可寓于民而不必有馈饷
之劳所谓不募兵而兵足不谋食而食足岂徒延苏松
亿万姓垂死之命并益绵宗社亿万年无疆之祚矣孰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7a 页
得孰失何去何从司国计者深虑而熟筹之可也(赋额/详见)
(会/典)
 
 
 
 
 
 
江南经略 卷八上 第 117b 页
 
 
 
 
 
 
 
 江南经略卷八下